法华经讲解网

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发布时间:2022-08-30 14:27:18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之一 指月的比喻

  引言

  有人说:学佛乃从闻思修入门,所以当多闻法,多深入经藏。有人说:经典文字,却都是葛藤,故看愈多文字障愈重。有人说:佛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从何去意会呢?

  对这些不同的说法,我们到底应如何抉择、会通呢?

  指月的比喻

  其实,在《楞严经》中,早有指月的比喻,可作会通: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所以云何应从闻思修入门?若不由指,从何见月!

  云何经典文字,却变成葛藤,故看愈多文字障愈重?乃为将指当月!

  云何佛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传者,指尔!会意者,月也。故若不从言传,亦无法会意也。

  症结所在

  但真正见到月亮者,云何唯凤毛麟角?

  就世间人而言,明月者是心外之物;故顺指所向,是很容易找到月亮的。

  而佛法,是心所体证者;那可能像明月,这么浅显易见。

  所以乃为佛法是抽象者,故不能如明月般地顺指即可见。

  从交会中去见

  于是当怎么去见呢?且用「数学」的思惟方式:

  从指线的交会点,去定位:在平面中,有两条直线─非平行线。于是顺着直线的指向延伸,即可找到交会点也。

  简言之,从一条指线,是无法定位的。从两条平行线,也是无法定位的。

  故就佛法而言,只听一套说法,必不懂佛法─若自以为懂了,唯错解而已。乃把指头,当月亮也。

  或虽听两套相似的说法,还不懂佛法─若自以为懂了,还只是错解而已!

  于是听到这里,就很恐怖:因为如果你一向只听「净土」法门,我敢保证,你绝对还是外道。同理,一向只听「信愿」法门、或「慈悲」法门;结果亦然。

  或问:如既听「信愿」法门,又习「慈悲」法门,可能见月吗?

  答云:不能见月!何以故?其乃近于平行线尔!

  再问:为何说其乃近于平行线尔?

  答云:皆着「有」故。关于着「有」,待后面再详细说明。

  猴子摘玉米

  有些较有善根者,已听一套;觉得不够贴切─不能深切我心。

  再听一套,还觉得不够贴切。于是一套又一套的研习,总觉得还不够。

  于是,这像猴子摘玉米般地,忙着摘来摘去,却只剩最后一根尔!

  这错在那里呢?不从已知的指线中,去定位也。也就是不从已听得的佛法中,去作统合与会通也。

  然而这虽错,比之前者,情况还好些─还自知未找到。

  然而若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寻找,还将找不到尔!

  多度向量

  以上所说,乃就平面的两度向量而言;然我们的生命型态,何止于两度、三度、四度向量呢?

  于是平面的点,至少要用两条指线,才交会得出。立体的点,至少要用三条指线,才交会得出。

  至于多度向量的生命型态,则需要更多的指线,才能交会得出。尤其所用的指线,还不能平行,或太近似。

  或问:我们需要将三藏十二部经,都看过了,再来作统合、会通吗?

  答云:可能还未全读完,头壳就已坏掉了!

  再问:那该怎么办呢?

  答云:从最初的几条线,先作统合、会通。然后再用后面的,去校正即可也。

  这有点类似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正、反、合」的辩证过程。

  虽理论上,愈校正即能愈精准;但就修行而言,适用即可,而不必大费周章。

  GPS的比喻

  这就像以「GPS」来定位,而作道路导航。

  虽最新的「GPS」都号称:能捕捉得天上二十颗卫星的讯号, 以作定位。故定位的精确度,能维持在十公尺以内。

  但就我使用「GPS」的经验:能捕捉得四、五颗卫星的讯号,以作定位便可矣!因为即使定位误差了二十公尺,然在二十公尺以内,也不太可能有更多的道路,来误导你。所以何必定位得那么精准呢?

  所以就修学佛法而言,最初当然得从闻思中入手。其次,也不能只听一套,或只听近似的说法。

  待一段时间后,即将不同的说法,作统合、会通,以完成初步的定位。

  然后,再去听各家不同的说法;以便作更高的统合、会通,而完成更精确的定位。

  如此几次后,乃发觉:佛法所说,乃法尔如是也。再多看佛书,也不过是「大同小异」尔!

  这时,才可说:你的知见,已经落实了。而落实后,即可万变不离其「宗」也。

  反之,如只归究某种学说。或佛书愈看,愈觉得琳琅满目,万紫千红。则我敢保证:必看错眼矣!

  云何看错?乃把指头,皆当作月亮也。

  之二 如何会通

  引言

  相信,大家至此,已明白会通的重要。然而当如何会通呢?

  我觉得:以中国人的思考习惯,要作会通,有些盲点必先克服:

  1.乃把经论当作「圣言量」看待,唯依言谨守;则如何能去会通呢?

  如很多人都强调「佛法大海,信唯能入」。或「佛法当在“恭敬”中求」。如台谚曰:囝啊郎,有耳没嘴!

  没错!佛法当在“恭敬”中求,但真应“恭敬”者,却是月亮而非指头。于是若放不下指头,直盯着指头,如何能找到月亮呢?

  2.中国人在学习上,偏重记忆。如所谓「博闻强识」或「填鸭式教育」。于是用「博闻强识」的方式,乃只能记取指头,而不能寻得月亮。

  3.中国人的逻辑思惟能力较差。所以读经时,犹如雾里看花,还有朦胧之美。习论时,便上句不接下句矣!于是要作严谨的会通与整合,便有困难矣!

  所以欲作会通与统合,必先突破以上的盲点。

  佛经的语法

  其次,我们也当对「佛经的语法」,有较深入的理解。否则,误解的还将比正知的多很多。

  佛经的语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遮诠。一为表诠。

  遮诠

  现首先说遮诠:遮诠,似乎是否定。但遮者,乃「遮其所执」而已,而非完全否定。

  比如,有人问法师曰:「你快乐吗?」我答:「一点也不快乐!」于是问者云:「如果你都不快乐,那我们都该去撞墙,或跳海了吧!」

  其实我答「一点也不快乐」,乃谓「只是平淡而已」,而非「很痛苦」哩!

  用数学来讲:非正,亦非负也。

  故在原始佛教中,乃多用「遮诠」来说法:

  三法印

  诸行无常:虽无常,而生活还能稳定。虽无常,而业报不失也。

  诸法无我:无者,遮内在有不变的我,遮有单向主宰的我;而非一切皆无。故虽无我,仍有生死轮回。虽无我,仍得工作生活。虽无我,仍可修行证果。

  寂静涅槃:乃遮心之攀缘、动乱,而非如枯木顽石般地不灵不觉。故虽寂静涅槃,仍可见闻觉知;虽寂静涅槃,仍可反应抉择。譬如世尊,虽于菩提树下,已证得寂静涅槃。但他还是如常地乞食、说法、制戒。

  故寂静涅槃,乃是遮诠,而非表诠也。

  四念处

  观身不净:其实,身无所谓净或不净。但为众生身见太重,对身太溺爱了;故以「观不净」去对治之。否则,诸佛何以成就「圆满报身」?

  观受是苦:受也未必皆是苦尔!否则,何以灭苦?何以证得寂静涅槃?故观苦者,乃为众生太执着「乐受」,故以之对治。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前述。

  无明为因

\

  在十二因缘中,乃谓:以无明为因,而有行、识、名色、六入等连锁反应,故生死不绝也。

  然何谓「无明」─对理不实解,就称为「无明」;而非另有个「无明」。

  就如同何以称小孩子「幼稚无知」?因为还没长大,还不懂事,所以称为「幼稚无知」。而不是另有个「幼稚无知」把小孩子盖住了,才不懂事。

  大乘佛法为解释「云何本来清净,后又起无明而把清净心盖住了?」实在解释得狼狈不堪。

  其实,这问题本质上是「无中生有」的。而其症结乃:将无明的「遮诠」,当作「表诠」错解了。

  同理,云何大乘都认定:声闻乘人是灰身灭智、焦芽败种呢?其实也是为:乃将原始佛教的「遮诠」,当作「表诠」来错解了。真是无的放矢,恶人先告状!

  表诠

  其次,再说明表诠。

  表者,乃明确地表示其实有,或绝无。

  用数学来讲:或正,或负也。

  大致而言,大乘多用「表诠」来说法:

  三宝最可靠

  如「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

  然三宝为何最吉祥、最可靠呢?佛就算全知,却非万能。

  如论上说,佛有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

  简单讲:1.佛不能改变因果。2.佛不能度无缘人。3.佛不能尽众生界。

  以佛不能改变因果,故既不能赐福予我,也不能赦免我的罪。云何最可靠呢?

  其实,能遵循「因果」的原则,去立身处世,才是最可靠─求佛不如求己。

  其次,以诸法本来无我,即不复求靠,才是最可靠─求靠不如不靠。

  所以从另个观点来说,亦可谓:三宝不可靠。

  极乐世界

  如《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既名极乐,当是非常快乐、无限快乐的国土。

  然而苦乐,本来就是相待存在的。故无苦,云何有乐?尤其一般人多于苦消失后,才有乐受也。

  譬如久旱逢甘霖:未有久旱之苦,那来逢霖之乐?是以若天天风调雨顺,反而不知不觉尔!

  又如他乡遇故知:为所见异类,正愁苦惆怅,才有遇故知之乐。反之,如带情妇去偷腥,他乡遇故知,却被逮个正着,还乐吗?

  既净土中,从来不苦,岂有乐也?尤其不只我乐而已,而是众人皆乐;乃更不觉得乐矣!

  所以我说:极乐的极,乃「超越」之意,即超越苦乐的相待也。

  总之,虽名曰极乐,其实是不乐尔!

  众生皆有佛性

  这句话,虽大乘信众,皆琅琅上口。但若反问他:你的佛性在那呢?必瞠目结舌,而无法应答。

  记得我刚学佛时,就问过学长:「我从头寻到脚,不知我的佛性在那?」

  于是他极力推荐我去研习《楞严经》。这不读还好,愈读愈理不出头绪。

  于经文科判中,有谓「七番破处」: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于是阿难初答:在内。佛云:既在内,云何知外?

  阿难再答:既不在内,必在外也。佛云:既在外者,云何知内?

  于是阿难再逐次答「当在中间;潜伏根里;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一切无着,名之为心。」等,皆被佛所析破。

  如把「七番破处」的经文,对照于慧可禅师所说「觅心了不可得」;乃能前后辉映。

  于是众生本自认定有此「昭昭朗朗」的心,竟愈觅愈了不可得。在「七番破处」后,阿难还是不知真心所在。因此佛再「十番显见」。

  「十番显见」后,阿难对真心,还是恍恍惚惚的,不能确认其所在。

  其实,很多大乘信众或法师,也都不能确认「佛性」之所在。

  于是若不能确认其所在,这句话也只是「画饼不能充饥」吧!

  甚至如以「我见」来意会「佛性」,乃只是继续无明、生死轮回尔!

  授记成佛

  在大乘佛典中,关于成佛,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1.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能成佛。

  2.行菩萨道,过三大阿僧祗劫成佛。

  3.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可能有两佛同时示现。

  关于1.的「觉行圆满」。其实,圆满那有底限呢?如圆满是指「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则唯不能成佛尔!

  关于2.的「三大阿僧祗劫」,表面上是指时间的久远,其实也跟「圆满」有关:

  第一大阿僧祗劫,是指从发心修学,至「见道位」─即菩萨初地。

  第二大阿僧祗劫,是指从见道、修道,至「证道位」─即菩萨八地。

  第三大阿僧祗劫,是指从证道,至「圆满」─即成佛。

  于是乎,这又有「圆满那有底限」的关卡了。

  关于3.的「不能同时成佛」。则虽已修了三大阿僧祗劫,可能还不得成佛。

  所以表面上虽说:行菩萨道,即可成佛。其实问题还多多。

  如再参照《阿含经》的说法:既阿罗汉所悟、所证,与释迦牟尼相同。何以释迦牟尼独称为「佛」?

  答曰:以佛是无师自觉、先知先觉故。

  于是乎,声闻众、弟子等,便皆不能成佛矣!

  故菩萨即使修了三大阿僧祗劫,终不能成佛。

  这也就是:参照《阿含经》的说法,既学佛不能成佛,也授记不能成佛,更行菩萨道不能成佛;皆后知后觉故。

  所以为何「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可能有两佛同时示现呢?」必独一无二,才称为「先知先觉」嘛!

  在中国佛教,很多信众都崇尚诵《法华经》。何以故?因为里面有〈众弟子授记品〉,似乎人人有奖,皆大欢喜。

  尤其「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偈子,更令人欢欣鼓舞。

  但是如拆穿底细,明白地说:就是授记,也不能成佛。你还诵吗?

  其实,即使不读《阿含经》。用禅宗的心法去省思,也当知道:想成佛者,即不能成佛也。

  在《法华经》中,其实还有一个「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为何佛法不现前?」的公案。答案很明显:因为他执着、期待成佛尔!

  所以用成佛,来劝修菩萨道。岂非「乱开空头支票」呢?

  以上大乘虽多用「表诠」的语法。但仔细分析,其实都是「另有所指」的!

  小结

  故如对「佛教的语法」,不能善巧契入;用「遮诠」的「无」,便错以为一切乌有、断灭。用「表诠」的「有」,又错以为一切实有、真常。如何能真解佛意呢?

  若连一句话,都听错。一部经,皆错解。又如何能统合、会通呢?

  之三 顺习与逆习

  对治道

  或问:「为何原始佛教,乃偏用“遮诠”呢?」

  答云:「以之作对治故!」

  云何对治?如众生有「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故用「观四念处」来对治它:

  以「观身不净」,对治「净倒」。以「观受是苦」,对治「乐倒」。以「观心无常」对治「常倒」。以「观法无我」,对治「我倒」。

  因为有所执、有所偏,故以“遮诠”,来遮其所执,遮其所偏;而达于不偏不执为目的。

  故若将“遮诠”,当作“表诠”,即又偏执另一端矣!

  又如所谓「五停心观」:因众生有「贪、瞋、痴、慢、疑」。故以「不净观」对治「贪」;以「慈悲观」对治「瞋」;以「缘起观」对治「痴」;以「界分别观」对治「慢」;以「数息观」对治「散乱、疑等」。

  事实上,对治观门即是「逆习」法门。而唯有善根深厚、道心坚强者,才愿修行「逆习」法门。

  所以声闻乘人,反而才是善根深厚、道心坚强者。

  于是以修「逆习」法门故,既速度快,也证量高。有些在此一生,即证得解脱果矣!

  方便道

  再问:「为何大乘佛教,乃偏用“表诠”呢?」

  答云:「为方便接引故。」

  云何方便接引?如《维摩经》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于是要以「欲钩牵」,当得多讲顺习法门。

  又因众生一向着「有」;故必以“表诠”的语法,而多讲顺习法门也!

  因此大乘行者,反才是善根不具足、道心不坚强;于是即使修了三大阿僧祗劫,还未成就,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云何为大?

  所以大乘法门,云何为大?乃「顺习」为大也。

  虽过去,我常说:大乘者,云何为大?「见性」为大!这是从理地上说的!

  但就现象界而言,有几个「见性」者,因此乃只是「顺习为大」尔!

  因此「山头主义」,一定得提倡「大乘法门」,才能「大上加大」,而成为「业界」第一标竿。

  「业界」第一标竿是什么意思?唯造业而继续沉沦尔!

  这即是我最初所说:如既听「信愿」法门,又习「慈悲」法门,还不可能「见月」的意思。

  其实何止不能见月,乃必沉沦得更澈底。何以故?情执太重矣!

  然而最普及的「大乘法门」,难道不就是「信愿」和「慈悲」吗?

  所以:1.既是「顺习」法门,2.又自标榜为「大乘」,3.更已成为「业界」第一标竿的山头,他还有药救吗?

  简言之,大乘的方便道,不是贪者修不净观,而是贪者修「信愿与慈悲」也。

  小结:

  故从逆习而修的对治道,犹可见月。从顺习而修的方便道,唯南辕北辙而离道愈远尔!

  之四 究竟与归宿

  引言

  相信,很多人听到这里,或者愈听心愈急,或者愈听手脚愈沉重。

  因为说了半天,还只是说:这个不是,那个不对。究竟什么才是呢?

  如果你会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为何这个不是?为何那个不对?因为皆有「偏执」也。

  所以「不偏不执」的「中道不二」法门,才是最究竟的归宿。

  或问:「为何不直接说“中道不二” 法门呢?」

  答云:「说了,等于白说!」

  因为若连自己有什么偏执,都察觉不出。单用“中道不二”的字句,就能让他契入吗?不可能!

  这就像有人迷路了,打电话求救。问他:「你目前,在何处?」答云:「就是不知道身在何处,才迷得厉害?」则你有办法帮助他吗?

  所以当先分析众生有那些偏执,从一一反省中,才能善加对治,而渐契入「中道不二」法门。

  众生的偏执

  或问:「众生的偏执,不是偏有,就是偏无;不是很容易对治吗?」如古德说「离四句,绝百非」。四句者: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答云:「众生的偏执,千奇百怪,何止万端!」

  像:或执常,或执断。或取一,或取异。或修福,或修慧。或自觉,或觉他。偏自力者,偏他力者。或信愿,或慈悲,或定慧。或自然有,或宿命有,或神造有。

  就现代而言,更有的偏尚自由,有的强调法治;有的提倡统一,有的宁可孤立。有的重视经济发展,有的着眼环境保护。

  若非如此,云何名「众生」呢?如台谚曰「一款米,养百样人。」

  所以为有这么多偏端,才得一一去对治、调整。故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佛法才得备八万四千种药。

  月,其实很单纯;然指向者,因偏执点的不同,就变化万端了。

  就像「健康」的定义,可能只有一两行。但若就病理学和治疗学,那就高深莫测了。

  还有,能知道自己偏在那里?就很不容易了!至于何时才能调到“中道不二的平衡点”还更任重道远哩!

  单刀直入

  问曰:「还是愈听愈沉重,难道没有更直截了当的法门吗?否则,世尊云何顿悟成佛?」

  答曰:「更直截了当的法门是有,但众人却视而不见哩!」

  云何为「更直截了当的法门」?且看舍利弗的公案:

  舍利弗未入佛门时,且为外道的修行者。有天因乞食故,得遇马胜比丘。因见马胜比丘六根娴静、威仪出众,心想:「其必已得道!」于是趋而问曰:「你是自己修?还是跟人学?」马胜比丘答云:「吾乃跟人学尔!」「是跟谁学呢?」「释迦牟尼!」「汝师云何说?」于是马胜比丘乃诵「缘起法偈」:

  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舍利弗于句下,即证初果矣!以此转告目犍连,亦立证初果也。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即归佛陀座下,不久即证阿罗汉果也。

  是以「缘起法」,才是更直截了当的法门。正直舍方便,为说究竟道。(对治法,从另个角度来看,也是方便法也。)

  大乘共祖

  但是「缘起法」,在原始佛教中,却未有特别的阐述。

  虽有谓「十二因缘」,但十二因缘与中道不二法门,其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直到龙树菩萨,才着《中论》,而其主旨乃:云何从「缘起法」,直契入「中道不二法门」也!

  因此,龙树菩萨就被推崇为「大乘共祖」。

  旁枝末流

  然而,就佛教的历史上看,后代学佛者,真曾用心于《中论》,而得契入「中道不二法门」者,还唯凤毛麟角尔!

  印度的不说,就以中国的「大乘八宗」来看:

  三论宗,当会认真研习《中论》的;然其传承不久,就绝后了。

  唯识宗,就未必认真研习过《中论》;否则,那些悬而不解的诤论,用《中论》的思想,是很容易突破的。

  天台宗和华严宗,开宗的祖师虽皆认真研习过《中论》;但后代的子孙却未必。所以既格局愈来愈小,也诤论愈来愈多。

  至于禅宗、律宗,尤其净土宗,大都不研习。

  所以虽名为「大乘八宗」,以不「认祖归宗」故,还只似旁枝末流而已!

  所以现代为何是「末法时代」?乃皆在枝末、边见打转故。

  若既在枝末、边见打转,又自标榜为「大乘佛法」;那就更无可救药了。

  总结:

  最后,再回归「指月」的比喻。月者,乃「中道不二法门」也。

  指者,虽有万端;而其最直截了当者,唯《中论》而已!

  事实上,从我讲经说法以来,也都以此为旨归;故有人说我,乃「万变不离其“中”」也。

  然而,尽管讲来讲去,万变不离其“中”听者竟有几个,能真得其大意呢?

  说实话,我也很感慨。最后只能以「尽人事而顺天命」来自我解嘲吧!

  如《遗教经》上所说:「应可说者,皆已为说。其未说者,亦已作得闻因缘。」至于其它者,就不关我的事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