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
韩廷杰
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页175~190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
页175
提要
摄论师是中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创始人是真谛,他的弟子有慧恺等,他们是摄论师的第二代。摄论师的第三代是智恺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荣的弟子慧琎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灵觉等。
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九识论。除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
关键词:1.摄论师2.阿梨耶识3.阿摩罗识4.真谛
页176
摄论师是我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
无着的《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着作,在我国有三个汉译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译本,二、陈真谛译本,三、唐玄奘译本。摄论师依据的是陈真谛译本。这部论有世亲、无性两家释论。世亲是无着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亲的释论很有权威性。世亲的释论也有三个汉译本:一、《摄大乘释论》十五卷,陈真谛译于天嘉4年(563年);二、《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隋达摩笈多译于大业5年(609年);三、《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贞观21年至23年(647~649年)。
元魏佛陀扇多翻译的《摄大乘论》虽然早于陈真谛,但由于他没有翻译世亲的释论,所以他的《摄大乘论》影响不大。陈真谛不仅翻译了《摄大乘论》的本论,又翻译了世亲的释论,使这部论得以迅速弘扬,形成一派师说。
一、摄论师的师承
摄论师的创始人是真谛(Paramartha),音译波罗末陀,亦称拘那罗陀(Gunarata),西天竺优禅尼人,属婆罗门种姓。为弘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年)派张记等前去邀请名德,访求大乘经论。真谛应邀来华,从大同12年(546年)8月15日到达南海(今广州市),太清2年(548年)8月至建业(今南京市),“武皇面申顶礼,于宝云殿竭诚供奉。”[1]本想在此从事佛典翻译,因值侯景之乱而东行。后到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县令陆元哲招集宝琼等二十多名和尚帮助真谛翻译《十七地论》,刚翻五卷,即因世乱而中止。
天保3年(552年)应侯景之请回到建业。梁元帝即位后,真谛迁往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余人翻译《金光明经》,三年后返回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始兴(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康(今江西省赣县西南),沿途进行翻译。陈武帝永定2年(558年)7月返回豫章,又转晋安(今福建省晋江县)。后从晋安来到梁安郡(今广东省惠阳一带),天嘉3年(562年)12月来到广州。剌史欧阳頠请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正月11日逝于广州,时年七十一岁。据《续高僧传》卷1,真谛共译佛教经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据《历代三宝记》,共译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录》载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真谛的主要译籍如下:[2]
页177
太清4年(550年) 译《十七地论》五卷、《中论》一卷、《如实论》一卷、《三世分别论》一卷。
承圣元年~4年(552~553年)译《金光明经》七卷。
承圣3年(554年) 译《弥勒下生经》一卷、《仁王般若经》一卷及《疏》六卷、《中论疏》二卷、《九识义记》二卷、《转*轮义记》一卷。
绍泰2年(556年) 译《随相论十六谛疏》一卷、《求那摩底随相论》一卷。
永定2年(558年) 译《大空论》三卷、《中边分别论》三卷及疏三卷、《正论释文》五卷、《宝行王正论》一卷、《正论道理论》一卷。
永定3年(559年) 译《立世阿毗昙》十卷。
天嘉2年(561年) 译《解节经》一卷、《义疏》四卷。
天嘉3年(562年) 译《金刚经》一卷及疏十卷。
天嘉4年(563年) 译《大乘唯识论》(即《唯识十二论》)一卷、《摄大乘论》十二卷、《广义法门经》一卷。
天嘉5年(公元564年)始译《俱舍论》。
光大2年(公元568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
不知译时的典籍如下:《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圣教论》的〈成无性品〉)二卷、《显识论》一卷、《金刚般若论》一卷、《转识论》(相当于《唯识三十论》)一卷、《无相思尘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遗教论》一卷、《决定藏论》(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抉择分》的一部分)、《金七十论》三十卷 、《婆籔盘豆法师传》一卷等。
真谛的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3]真谛的主要弟子有慧恺(亦作智恺)、曹毗、法泰、僧宗、道尼、法准、慧旷等,他们是摄论师的第二代。
智恺,《续高僧传》卷1有传,俗姓曹,住杨都寺,与法泰师事真谛,协助真谛翻译《摄大乘论》和《俱舍论》,撰《摄论疏》二十五卷。真谛对智恺非常赏识,痛恨相见甚晚。后来,智恺请真谛于广州显明寺讲《俱舍论》。刚讲一遍,至陈光大年中,僧宗、法准、慧忍等又来请真谛讲《摄大乘论》。第二年,僧宗等人又来请智恺于智慧寺讲《俱舍论》,未讫而卒。逝于光大2年(568年),时年五十一岁,葬于广州西阴寺。真谛为智恺的去世而悲痛,第二年即逝。现存智恺为《俱舍论》、《摄
页178
大乘论》写的序和为《唯识论》、《律二十二明了论》写的后记。
智恺讲《俱舍论》时,智殷、道尼等二十人去听讲。
曹毗,《续高僧传》卷1有传,真谛之受菩萨戒的弟子,智恺的侄子,跟随智恺到广州,从真谛学《摄大乘论》,太建2年(570年),曹毗请建光寺僧正明勇法师继续讲《摄大乘论》,成学名僧五十余人。后于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西南)白塔寺开讲《摄大乘论》等。着有《真谛别历》,亦称《真谛传》。曹毗的主要弟子有禅定、僧荣、日严、法侃等。
法泰,《续高僧传》卷1有传,住杨都大寺,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真谛来广州后,法泰与僧宗、慧恺等在广州制旨寺笔受文义,前后共二十年,翻译佛教典籍五十余部,并述义记。法泰曾协助真谛翻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并疏五卷,严谨奉行。陈太建3年(571年)法泰回到建业,开讲《摄大乘论》、《俱舍论》等新翻经论。当时人们随从梁武帝、陈武帝遵崇《大品般若经》、《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空宗经典,法泰弘扬《俱舍论》、《摄大乘论》,不被人重视,只有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沙门静嵩独得其传。
僧宗,《僧传》中没有单独为他立传,只在《续高僧传》卷1〈拘那罗陀传〉和〈法泰传〉中有些零散记载。他是扬州僧人,陈光大年间,僧宗、法准、慧忍等来到广州请真谛讲《摄大乘论》,第二年又请智恺于智慧寺讲《俱舍论》。《续高僧传》卷1〈拘那罗陀传〉称:“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故随处翻传,亲注疏解。依心胜相后疏,并是僧亲所陈。躬对本师,重为释旨。增减或异,大义无亏。宗公别着《行状》,广行于世。”[4]真谛于太建元年正月11日死后,僧宗于13日与法准等“各斋经论还返匡山”。
道尼,《僧传》中没有专门为他立传,只是在〈道岳传〉和〈法泰传〉内有些零散的记载,《续高僧传》卷13〈唐京师普光寺释道岳传〉称:“有九江道尼者,创弘《摄论》,海内知名,以开皇10年自杨都来化京辇,亲承真谛,业寄传芳,岳因从受法。”[5]此中“岳”字,系指南岳。《续高僧传》卷1〈陈杨都金陵沙门释法泰传〉称:“道尼住本九江,寻宗谛旨,兴讲《摄论》,腾誉京师。开皇10年敕追入,既还雍替,开悟弘多。”[6]
道尼的弟子有道岳、智光、慧休等。
法准,《僧传》中没有专门为他立传,只是在〈真谛传〉、〈慧恺传〉和〈慧旷
页179
传〉中有些零散记载。文帝天嘉4年(653年)法准与僧宗、僧忍等投真谛学《摄大乘论》,真谛死后又与僧宗等还返匡山。
继承法准传统的是他的弟子静愿。
慧旷,其传称:“俗姓曹氏,谯国人也,其后别派,今为襄阳人焉。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卿,父蔼直阁将军。”[7]十二岁出家,师事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宝光寺澄法师,后与宗、恺、准、韵等投真谛学《摄大乘》、《唯识》等论,及《金光明》等经。真谛死后,与同学僧宗等回卢山,“州宰鄱阳、长沙二王,俱敦师资之教。后与湘、郢二州累载弘道。”[8]后移居兴国寺,隋炀帝时期,敕住丹阳栖霞山寺。大业9年(613年)5月16日终于寺房,时年八十岁。
摄论师的第三代人主要是:智恺的弟子智殷,曹毗的主要弟子僧荣、法侃,法泰的主要弟子静嵩,道尼的主要弟子道岳、智光、慧休,法准的主要弟子静愿等。
智殷,其传称:“时有循州平等寺沙门智殷者,弱年听延祚寺道、缘二师《成实》、并往北土沙门法明听《金刚般若论》,又往希、坚二德听《婆沙》、《中论》……及翻《摄论》,乃为广州敕史安南将军阳山公頠请宅安居,不获专习,后翻《俱舍》,方予其席。及恺讲此论,殷与道尼等二十人,并掇拾文疏,于堂听受。”[9]智恺死后,真谛失声痛哭,在法准房中率道尼、智殷等十二人共传香火,立誓弘扬《摄大乘论》和《俱舍论》,使之不断。真谛死后,智殷于太建9年(577年)继续弘讲。“太建11年2月,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者,本住中原,值周武灭法,避地归陈,晚随使刘璋至南获《涅槃论》,殷曾讲斯经,欣其本习伏膺请求,便为开说,止得序分种性,分前十三章玄义,后返豫章鹤岭山,殷又与玑法师随从,因复为说第三分。”[10]晚年于本州讲《摄大乘论》十多遍,理解者二十五人。仁寿元年(601年)逝世。着有真谛的《翻译历》。
僧荣事?不详,其弟子是慧琎。
法侃,俗姓郑,荣阳人,受具足戒后曾随渊法师学习佛教经论。陈代住江都安乐寺,向曹毗学《摄大乘论》。“隋炀晋蕃昔镇杨越,搜举名器入住日严,以侃道洽江,将欲英华就京部,乃召而隆遣,既达本寺,厚供礼之。”[11]仁寿2年(602年),法侃前往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安置舍利。武德6年(623年)11月卒于兴善寺,时年七十三岁,主要弟子是道抚。
页180
静嵩,亦称靖嵩,俗姓张,涿郡固安人,十五岁出家,其同学靖融,通晓大小乘经论,尤精《杂心》。靖嵩受靖融的启发,来到京邺。向大齐国统法上的弟子融智学《涅槃经》和《十地经论》。周武灭佛期间,他与同学法贵、灵侃等三百多僧人来到南地江左(今长江以东),陈宣帝迎接,并“令侍中袁宪至京口城礼接登岸,帝又使驸马蔡凝宣?云,至人为法,以身许道。”[12]靖嵩在此向老师法泰学习《摄大乘论》和《俱舍论》,下数年苦功,终于精通了这两部论,对《辨中边论》等四十余部大乘论典,都能会通纲要。开皇10年(590年)靖嵩和灵侃等二百余僧都回到江北,大开讲席。着有《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又撰《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并行于世。靖嵩不仅继承真谛传统,弘扬《摄论》,并曾攻研《十地经论》,他不仅是摄论师,也是地论师。卒于大业10年(614年),时年七十八岁。弟子有智凝、道基、道因、法护等。
道岳,玄奘曾跟随他学习《俱舍论》。
智光,《续高僧传》卷26有传,江州(今湖北武昌)人,道尼的学生,少学《摄大乘论》,很有成绩。“开皇10年,敕名尼公,相从入京,住大兴善寺,仁寿创塔,召送循州。”[13]晚年讲《摄大乘论》,驰名当时。
慧休,《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乐,瀛州人,十六岁投勖律师出家,后至京邺向灵裕法师学习佛教。又往渤海从明彦法师听讲《成实论》,从志念法师学小乘论典、《婆沙》等,各闻数遍。后听昙迁、道尼讲《摄大乘论》,“周涉三遍,即造章疏。”[14]双人洪理律师学《四分律》,向法励(569~635)学律。逝于贞观9年(635年),时年九十八岁。弟子昙元,通晓经、律、论三藏。弟子灵范,弘扬《摄大乘论》,振名京邑。
静愿,代州(今山西省雁门)人,三十岁出家,受大戒后专学律典,讲《四分律》十遍。又听《十地经论》、《华严经》及小乘佛教论典。曾对真谛传译的《摄大乘论》制疏释,晚年入京辅,住宝刹寺。后移住宝昌正时弘讲《摄大乘论》,晚弘《杂心》。对《舍利毗昙》造疏十卷。文帝造塔,敕遣送舍利于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县)之麓山寺。卒于大业5年(609年)5月,时年六十余岁。
摄论师的第四代人主要是僧荣的弟子慧琎,法侃的弟子道抚,靖嵩的弟子智凝、道基、道因、法护等。
慧琎,《续高僧传》卷22有传,俗姓吴,相州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西南)
页181
人,少依僧荣出家,向僧荣学《摄大乘论》,后即开讲此论。受具足戒后,专门学习律仪。贞观5年任云花寺上座,[15]常讲《摄大乘论》,并讲戒律,贞观8年(634年)逝于云花寺,时年五十余岁。
道抚,其传称:“俊颖标首,京城所贵,本住总持,宗师异解,用通《摄论》,及临时侃席,数扣重关,束心展礼,岁承音训。遂舍弃本习,从师真谛。”[16]
智凝,《续高僧传》卷10有传,不详姓族,豫州(今河南泌阳)人,年少出家,受具足戒后,师事靖嵩学《摄大乘论》。主要传法于关东。大业年中卒于住寺,时年四十八岁。其弟子主要是灵觉、道卓、僧辩、智则、道积等。
道基,《续高僧传》卷14有传,俗姓吕,河南东平人,年十四负帙游于彭城。隋太尉尚书令杨素,请道基于东都讲《扬心论》。后“乃鼓锡南郑,张教西岷──教阅大乘,弘扬《摄论》。”[17]贞观11年(637年)2月卒于益部福城寺,时年六十余岁。当时在彭门弘扬《摄大乘论》的还有慧景、宝暹。
道因,《宋高僧传》卷2有传,俗姓候,濮阳(今河南滑县东北)人,原学《涅槃经》,并进行弘讲。又于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向靖嵩学习《摄大乘论》,后开讲此论。几年后,又因避难二蜀,居住于多宝寺,在此讲《摄大乘论》、《维摩经》等,听者千数。“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奘师偏奖偿之,每有难文,同加参酌──其专业者,《涅槃》、《华严》、《大品》、《维摩》、《法华》、《楞伽》等经,《十地》、《地持》、《毗昙》、《智度》、《摄大乘》、《对法》、《佛地》等论,及《四分》等律。其《摄论》、《维摩》仍着章疏。”[18]显庆3年(658年)2月逝于长安慧日寺,时年七十二岁。
法护,《续高僧传》卷13有传,俗姓赵,赵郡(今属河北)人,“祖康为济阳太守,子孙逐家焉,隋初有赵恒者,与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时号四聪,即其父也。”[19]十五岁出家,原学《维摩经》,后从志念听《毗昙》,从法彦听《成实》,又听律典,又往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静嵩论师处学《摄大乘论》。大业3年(607年)常讲《中论》、《涅槃》、《摄大乘论》等。卒于贞观17年(643年)7月21日,时年六十八岁,撰《摄论指归》等二十余篇。
摄论师的第五代人主要是智凝的弟子灵觉、道卓、僧辩、智则、道积等。关于灵觉、道卓的情况,〈智凝传〉称“有学士灵觉、道卓、并蜀土名僧,依承慧解,擅迹
页182
京室。逸还益都,弘赞厥宗。故岷洛《摄论》,由之而长矣。”[20]
僧辩,《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张,南阳(今河南获嘉县北)人,十岁即听《维摩》、《仁王》二经。后投智凝为师,学习佛教经论,大业初年召入大禅定道坊。武德初年至关东弘扬《摄大乘论》。贞观16年(643年)6月13日卒于弘福寺。时年七十五岁。对《摄论》、《中边》、《唯识》、《佛性》等论皆着章疏,流行于世。
道积,《续高僧传》卷29有传,河东安邑(今河南原武县东南)人,俗名子材,道积是他的法名。二十岁投洪湛律师出家,开皇13年(593年)投普兴法师学《涅槃经》,开皇18年(598年)入于京室,依宝昌寺明及法师学《十地经论》,又依辩才智凝法师学《摄大乘论》,仁寿2年(602年)又往并州武德寺沙门法积学《地持论》,仁寿4年(604年)回故乡弘扬《涅槃》、《摄论》,后专弘《地持》。卒于贞观10年(636年)9月17日,时年六十九岁。
智则,《续高僧传》卷25有传,俗姓凭,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岁出家,住辩才寺,听智凝法师讲《摄大乘论》四十余遍。
在北方弘扬《摄大乘论》的除法泰、曹毗等人以外,还有无学统的昙迁。
昙迁,俗姓王,博陵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十三岁受父母之命,跟舅父权会(北齐中散大夫、国际酒博士)学习六经,尤重《周易》。二十一岁依定州贾和寺昙静律师出家学《胜鬘经》。受具足戒后归邺下,向昙遵学佛法纲要。后来弘扬《华严经》、《十地经论》、《维摩经》、《地持经》、《大乘起信论》等。周武灭齐后,昙迁来到金陵(今南京市),初达杨都,栖道场寺,与慧晓、智瓘及高丽僧智晃等结交。在桂州剌史蒋君之宅获《摄大乘论》,如获至宝。隋初达彭城,把别人施舍给他的住宅称为慕圣寺,在此弘扬《摄大乘论》,又讲《楞伽》及《起信》、《如实》等论。“《摄论》北土创开,自此为始也。”[21]后至广陵(在今北京昌平县),在开善寺弘扬《摄大乘论》。开皇7年(587年)秋,应文帝之请,与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阳宝镇、汲郡洪遵同集长安,昙迁率弟子与五大德谒帝于大兴殿,“特蒙礼接,劳以优言,又敕所司,并天大兴善寺安置供给。”[22]开皇10年(590年)春,帝去晋阳,敕迁随驾。
昙迁的弘法活动受到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重视,也受到佛教名僧的赞赏,慧远曾说:“迁禅师破执入理,此长胜我。”[23]文帝建禅定寺后,请昙迁为寺主。卒
页183
于建业3年(607年)12月6日,年六十六岁。着有《摄论疏》十卷,又撰《楞伽》、《起信》、《唯识》、《如实》等疏以及《九识》、《因明》等章,还有《华严明难品玄解》等。共二十多卷。
传承昙迁法统的有道哲、静琳、玄琬、道英、明驭、静凝等。
道哲,《续高僧传》卷20有传,俗姓唐,齐郡临邑(今山东临县北)人,初投颖川(今属安徽省)明及法师学《十地经论》和《地持经》。受具足戒后又从魏郡希律师禀承《四分律》。后向昙迁学《摄大乘论》。卒于贞观9年(635年)正月,时年七十二岁。着有《百识观门》十卷、《智照自体论》六卷,还有《大乘开恩论》等。其弟子有静安、道城等。
静琳,俗姓张,本族南阳(今河南获嘉县北),后居京兆之华原(今陕西省辉县东南),七岁出家,在樊邓受大戒,又向觉法师学《十地经论》,后至邺都向炬法师学《华严》、《楞伽》、《思益》等经。后入关中向昙迁学习《摄大乘论》。大业3年(607年)被召入京,住大总持寺。“住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帝叶请戒第宅,隆礼频繁,国子祭酒肖璟、工部尚书张亮、詹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等,并誓为弟子。”[24]卒于贞观14年(640年)10月26日,时年七十六岁。
玄琬,《续高僧传》卷22有传,俗姓张,弘农华州(今山东费县东北),远祖因徒,今居雍州之新丰(今广东省亲丰县东山)。初师事昙延,受具足戒后便随洪遵律师学《四分律》,向昙迁学《摄大乘论》,还学《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十地经论》、《百论》、《中论》等,贞观初年“有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故储宫以下师礼崇焉,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25]皇帝下令,于延兴寺造藏经,让玄琬任监护。卒于贞观10年(636年)腊月初7,时年七十五岁。撰《佛教历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及《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主要弟子是僧伽。
道英,《续高僧传》卷25有传,俗姓陈,蒲州猗氏(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人,十八岁依叔休律师出家,去并州(今山西曲阳)炬法师听《华严》等经。开皇19年(599年)入解县(今山西虞乡县西)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观。后住京师胜光寺从昙迁学《摄大乘论》。晚年回蒲州住普济寺,卒于贞观10年(636年)9月中,时年七十七岁。
明驭,《续高僧传》卷26有传,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初学《涅槃》,后习《摄大乘论》,然后住无漏寺进行讲解。仁寿年中,敕送舍利于济洲(今山东荐
页184
平县西南)崇梵寺,晚年卒于禅定寺。
静凝,《续高僧传》卷26有传,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北)人,原学经、律和《十地经论》,后跟随昙迁学《摄大乘论》,学修止观。[26]开皇6年(586年)随迁入雍,住兴善寺。仁寿2年(602年)奉敕送舍利杞州(今湖南省汉寿县西)。
地论师慧远及其弟子净业、辩相、净辩以及辩相的弟子灵润等都曾弘扬《摄大乘论》。
灵润,《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梁,河东虞乡(今山西省虞乡县西)人,其父任青州益都令,外祖吴超任怀州怀令,堂祖吴同任齐州山荐令,姨夫候援任曹金乡令。灵润依止灵粲师住兴善寺,十三岁开始学《涅槃经》,后向道奘学《摄大乘论》。二十三岁还返京室,向智念学小乘论,向辩相学大乘论和小乘论。后在净影寺弘扬《摄大乘论》,并造疏五卷。讲《涅槃》七十余遍,《摄大乘论》三十余遍,并各造义疏十三卷、玄章三卷,至于《维摩》、《胜鬘》、《起信》等,有机会便讲,各有疏部。弟子智衍,住兰田法池寺,弘扬《摄大乘论》和《涅槃经》。
地论师昙延(515~588)的弟子法常、慧海、道愻、慧诞等也是着名摄论师。
法常,《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张,南阳白水(今陕西省浦城县)人,十九岁投昙延出家,二十二岁开始学《摄大乘论》。对《成实论》、《毗昙》、《华严》、《十地经论》等随讲出疏。曾为皇储授菩萨戒。贞观9年(635年)又奉敕召入为皇后戒师,卒于贞观19年(645年)6月26,时年七十九岁。原讲《涅槃经》,后专弘《摄大乘论》。着有《摄论义疏》八卷、《玄章》五卷,对《涅槃》、《维摩》、《胜鬘》等经,各有疏记。
慧海,《续高僧传》卷11有传,俗姓张,河东虞乡(今山西省虞乡县西)人,十四岁依山门大昭玄统昙延出家,十八岁开讲《涅槃经》,受具足戒后居弘农(今属
山东省)之伏读山坐禅。周武灭佛期间,避难入陈,钻研《摄大乘论》。隋代住静法寺,卒于大业2年(606年)5月27日,时年五十七岁。
道愻,《续高僧传》卷14有传,俗姓张,河东虞乡(今山西虞乡县西)人,尤通《涅槃经》和《摄大乘论》,与弟子道谦俱依昙延为师。晚年住蒲州仁寿寺,在此弘扬佛法,卒于七十五岁。
慧诞,《续高僧传》卷26有传,其传称:“释慧诞,雍州人,学究《涅槃》及通《摄论》,每登讲席,有名京室,即昙延法师之学士也。住延兴寺,仁寿下敕召起
页185
塔于杭州天竺寺,住在灵隐山。……贞观初年卒于本寺,七十余矣。”[27]
唐玄奘不仅重译《摄大乘论》,还翻译了《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647年)和世亲的释论,《摄论》弘扬更盛,但它属于唯识宗依据的十一论之一,被唯识宗融合了。从此以后,摄论师绝传。
二、摄论师的哲学理论
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九识”论,除第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卷3对此说明如下:
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如〈九识品〉说。言九识看,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惟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赖耶识,自有三种:一、解性梨耶,有成佛义;二、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如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柒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28]
圆测的这段话说明了摄论师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摄论师主张九识,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设,分别缘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识、六根、六尘合为十八界。第七识是阿陀那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我”。第八识阿赖耶识分为三种:一、解脱性的阿赖耶识,有成佛的因素;二、果报阿赖耶识,缘取十八界;三、染污性的阿赖耶识,把世间万物区分为四类: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第九识是阿摩罗识(amala-vijbana),另译阿末罗识,意译清净识、无垢识等。第九识以真如为其本体。
圆测还指出了摄论师是“依安慧立宗,作如是说。”这就指出了摄论师的观点主张和玄奘唯识宗的不同,摄论师多依安慧义,唯识宗多依护法义。十大论师之一的安慧,是早期唯识师,摄论师依此立宗,说明摄论师的观点是古唯识义。安慧的唯识理论,突出特点是他的“一分”论,以为只有“自证分”是实有,见、相二分都非实有,所以他的唯识理论是“无相唯识”。
体现摄论师哲学特点的是设立的第八识和第九识。
页186
摄论师的第八识同于地论师北道派是染、净混合或真、妄混合,我国三论宗创始人吉藏(549~623年)着《中论疏》卷7称:“八识有二义:一妄二真,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29]卷7又称:“摄大乘师明,六道众生皆从本识来,以本识中有六道种子,故生六道也,从清净法界流出十二部经[30],起一念闻熏习附着本识,此是反去之始,闻熏习渐增,本识渐减,解若都成,则本识都灭”。[31]《摄大乘论》卷中称:
阿毗达摩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如此义故说三分,于此义中依何为譬?以金藏土为譬,譬如于金藏土中,见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于地界中,土非有而显现,金实有不显现,此土以火烧炼,土则不现,金相自现。地界土显现时,由虚妄相显现。金显现时,由真实相显现,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此本识为无分别智火烧炼时,此识由虚妄分别智显现,不由真实性显现。若为无分别智未火所烧炼时,此识由成就真实性显现,不由虚妄分别性显现。是故虚妄分别性识,即依他性有二分,譬如金藏土中所有地界。[32]
此中所说“本识”即阿赖耶识。在摄论师看来,阿赖耶识就像藏金的土一样,既有染污性的土,又有清净性的金。没有经过修练或修练不到家的人只显现染污性,不显现清净性;经过修练成佛后,染污性已除,只显清净性。
摄论师还用真、俗二谛解释阿赖耶识的染、净二分,染污部分相当于俗谛,清净部分相当于真谛。《续高僧传》卷15〈灵润传〉称:
至如摄论梨耶,义该真、俗。真既无念,性净,诸位不改。俗即不守一性,通具诸义。转依已后,真谛义边,即成法身。俗谛义边,成应化身。如来转依,作果报体。据于真性无灭义矣,俗谛自相有灭不灭,以体从能,染分义灭。分
页187
能异体,虑知不灭。[33]
“九识”论是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圆测(613~696)指出,摄论师立第九识的根据是陈真谛翻译的《决定藏论》。该论称:
断阿罗耶识,即转凡夫性,舍凡夫法阿罗耶识灭,此识灭故,一切烦恼灭,阿罗耶识对治故,证阿摩罗识。阿罗耶识是无常,是有漏法;阿摩罗识是常,是无漏法。得真如境道,故证阿摩罗识。阿耶罗识为粗恶苦果之所追逐,阿摩罗识无有一切粗恶苦果,阿罗耶识而是一切烦恼根本,不为圣道得道做根本;阿摩罗识亦复不为烦恼根本,但为圣道得道做根本。[34]
这里把第九识阿摩罗的性质都交待清楚了,阿摩罗识是清净的,无烦恼的,是常住的永恒“真理”,地圣道的根本。因为阿赖耶识是染、净的混合体,染污部分全灭,阿赖耶识即灭。阿赖耶识灭后即证阿摩罗识。由此看来,阿摩罗识就是阿赖耶识中的清净部分,是成佛后的思维主体。
摄论师提出第九识的佛经根据是《金光明经》卷4所讲的如如。什么叫如如呢?真谛译《三无性论》称:“明此乱识即是分别依他似尘识所显,由分别性永无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无所有,即是阿摩罗识。唯有此识独无变异,故称如如。”[35]意思是说:没有一般人错误认识的遍计所执性(分别性),也没有依他起性,只有圆成实性,这才是阿摩罗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乱识,是一切虚妄境界的所依。断除阿赖耶识,即是阿摩罗识。阿摩罗识是永恒的,无变易的,故称如如。如如就是真如、法性等,是事物的理体,《大乘义章》卷3对如如解释如下:“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如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辩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36]关于如如的异名,可参见《大乘义章》卷3:“唯如来藏真实法界,亦名真如,亦名实际,亦名法性,亦名一实,亦名佛性。”[37]《三无性论》把一切事物分五藏,如如是五藏之一:
若法是有,不出五藏。五藏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如如,五无分别智。一相者,谓诸法品类为名句味所依正。名者,即是诸法品类中名句味也。分别者,谓三界心及心法。如如者,谓法空所显圣智境界。无分别智者,由此智
页188
故,一切圣人能通达如如。此五法中,前三是世谛,后二真如。[38]
由此可见,如如是一种成佛境界。什么叫无分别智呢?无分别智是有分别智的反面,有分别智就是有分别识,真谛译《显识论》把识分为两类:
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譬如依镜色得起,如是缘显识,分别识得起。是分别若起,安立熏习于阿梨耶识。[39]
此中显识就是本识,也就是阿赖耶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除第八识之外的前七识都是分别识。分别识主张有我有法,无分别智认识我空、法空的真如,因为真如之体无相,不可区别,只能以无分别智认识。
《显识论》又进一步把“显识”区分为九种:一、身识,二、尘识。三、用识,四、世识,五、器识,六、数识,七、四种言说识,八、自他异识,九、善恶生死识。又将“分别识”区分为二种:一、有身者识,二、受者识。共十一种识。
《摄大乘论》亦区分为十一识,其分类与《显识论》大同小异。一、身识,二、身者识,三、受者识,四、彼所受识,五、彼能受识,六、世识,七、数识,八、处识,九、言说识,十、自他差别识,十一、善趣恶趣死生识。
身识,即五色根:眼、耳、鼻、舌、身。《显识论》解释说:“第一身识者,谓转作似身,是故识名身识。所言似者,此识能作相似身,名为身识,即是五根。余尘等八种识亦如是。”[40]在唯识学派看来,由眼等五根所构成的人身只不过是“似身”而已,所谓“似身”,是说人的身体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是假有、幻有。尘识等亦作如此解释。
身者识,即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真谛系统的摄论师所说的阿陀那识。
受者识,即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被阿陀那识执为我体。
彼所受识,就是前六识所缘的大尘:色、声、香、味、触、法。
彼能受识,就是能取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世识,即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生死相续不断,故名世识。
数识,即数目。
处识,《显识论》称为器识,从狭义来讲,系指地、水、火、风四大,色、声、
页189
香、味、触五尘。从广义来讲,包括十方、三界,十方即东、西、南、北、上、下、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言说识,《显识论》称为四种言说识,是依见、闻、觉、知所起的语言。
自他差别识,即一切有情众生自身和其他的种种差别。
善趣恶趣死生识,即有情众生在人、天、阿修罗三善趣和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的生死流转。
页190
The Tradition of Teachers Transmitting
the She-lun (Mahayanasajgraha) and Their Teachings
Han Tingjie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World Religion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ummary
She-lun-shi was scholars of one school who speacialy propagated Mahayana-sajgraha in the date between Chen and Sui Dynasties.The founder was Paramartha.His disciples Hui-kai etc. were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She-lun-shi.The third generation included Zhi-yin, a disciple of Zhi-kai, and others.The fourth generation was Hui-jin, a disciple of Sen-rong, and others.Among the fifth scholars of this school Ling-jue the disciple of Zhi-ning was most famous and also some others.
The protruding characteristic of She-lun-shi's philosophical theory is the nine consciousnesses.There is another amala-vijbana, the ninth conscicousness in addition to eight consciousnesses.
Key words: 1. Master of Mahayanasajgraha2. alaya-vijbana3. Amala-vijbana
4. pearamartha
--------------------------------------------------------------------------------
注解
[1] 《续高僧传》卷1〈陈南海郡西天竺沙六拘那罗陀传〉,《大正藏》册50,页429。
[2] 参见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3] 四大译经家,有两说:一、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4] 《大正藏》册50,页429。
[5] 《大正藏》册50,页527。
[6] 《大正藏》册50,页432。
[7] 《续高僧传》卷10〈隋丹阳聂山释慧旷传〉,《大正藏》册50,页503。
[8] 《续高僧传》卷10〈隋丹阳聂山释慧旷传〉,《大正藏》册50,页503。
[9] 《大正藏》册50,页431。
[10] 《大正藏》册50,页431。
[11] 《续高僧传》卷11,〈唐京师大兴善寺释法侃传〉,《大正藏》册50,页513。
[12] 《续高僧传》卷10,〈隋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大正藏》册50,页501。
[13]《大正藏》册50,页671。
[14] 《大正藏》册50,页544。
[15] 上座,是全寺之长,与维那、典座总称为三纲。
[16] 《续高僧传》卷11〈唐京师大兴善寺释法侃传〉,《大正藏》册50,页513。
[17] 《大正藏》册50,页532。
[18] 《大正藏》册50,页717。
[19] 《大正藏》册50,页530。
[20] 《大正藏》册50,页505。
[21] 《续高僧传》卷18〈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大正藏》册50,页572。
[22] 《续高僧传》卷18〈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大正藏》册50,页572。
[23] 《续高僧传》卷18〈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大正藏》册50,页574。
[24] 《续高僧传》卷20〈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大正藏》册50,页590。
[25] 《续高僧传》卷22〈唐京师普光寺玄琬传〉,《大正藏》册50,页616。
[26] 止观,“止”是梵文Wamatha的意译,音译奢摩他,意谓禅定;“观”是梵文Vipawyana的意译,音译毗婆舍那,意谓智慧。
[27] 《大正藏》册50,页671。
[28] 《续藏经》册34,页720~721。
[29] 《大正藏》册42,页104。
[30] 十二部经,是从内容和形式区分的十二种类型的佛经:一、修多罗(sutra),佛经中的长行(散文体)直说;二、只夜(geya),长行和诗体的结合;三、和伽罗(vyakarana),佛给菩萨授记;四、伽陀(gatha),颂体;五、优陀那(udana),不用别人发问,佛自己宣说的经文;六、尼陀那(nidana),记述佛说法的因缘;七、阿婆陀那(avadana),譬喻;八、伊提目多伽(itivrttaka),佛弟子前生因缘;九、阇陀伽(jataka),佛前生事?;十、毗佛略(vaipulya),大乘经文;十一、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的神通;十二、优婆提舍(upadewa),论议。
[31] 《大正藏》册42,页54。
[32] 《大正藏》册31,页121。
[33] 《大正藏》册50,页546。
[34] 《大正藏》册30,页1020。
[35] 《大正藏》册31,页872。
[36] 《大正藏》册44,页532。
[37] 《大正藏》册44,页516。
[38] 《大正藏》册31,页868。
[39] 《大正藏》册31,页876。
[40] 《大正藏》册31,页879。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