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圣玄法师:祖师们对佛法的殷重之心

发布时间:2024-09-04 03:12:58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圣玄法师:祖师们对佛法的殷重之心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修学佛法,很多人修得很“不执着”,可是诸佛祖师对佛法,却是超乎寻常地虔诚敬重,甚至在今人看来,恐怕想都想不到呢!

宋代的晦堂祖心禅师,见到晓月公晦禅师所作的《楞严标指》,觉得十分宝贵,便前往宝峰寺去亲近公晦禅师,每次听到他讲的一字一句,都如获至宝,喜不自胜。

可是寺院里却有人在私下议论,认为两位禅师年纪、名望都差不多,晦堂禅师还屈尊来宝峰寺参学,实在有辱自己的声名。

这些议论传到了两位禅师那里,他们一点儿也不在意,倒是晦堂很坦然地说:“扣彼所长,砺我所短,又何慊焉!”(吸取他的长处,来弥补我的不足,正是最恰当的,我又何必自满呢?)佛法大海,可谓学无止境,又怎能自满呢?

那时候,禅门学风很盛,当时的真净克文禅师也是其中一位大善知识,可是他每每听到有德的长老圆寂,就会恻然叹息,乃至流泪不止。

他的侍者湛堂文准很不解,便对师父说:“生命在天地之间,一旦受此躯命,就必然关于枯死残损,这乃是诸行无常的道理啊

,您又为何要如此悲恸呢?”

真净禅师却说,“法门的兴盛,全赖有德的长老来振兴,如今大德们相继离世,恐怕丛林将逐渐衰落啊!”

后来,湛堂文准也继承师父尊重善知识的家风,每当见到古圣前贤的书帖,都十分虔诚,一定要焚香供养以后阅读,并且刊刻在石碑上,以教化当代,流传后世。

他总是说:先圣的盛德佳名,怎么忍心弃置高阁呢?到了他圆寂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积蓄极少,唯有前人的笔帖两笼!

经中常说,修学佛道,最重要的是要亲近善知识,如此高风,不知今日尚存几何!

唐代有一位僧人,到大随法真禅师处参学,见面便问:“劫火洞然之时,那个(本性)是坏还是不坏?”

大随禅师说:“坏!”

学僧不解,“难道说世界化为灰烬时,本性也随他去吗?”

大随法师依然说:“随他去!”

学僧更加迷惑,这和他以往的认知有所不同,心中满是疑问,如鲠在喉,就走遍山川,处处去寻访名师,希望能够决疑。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最有名的,便是“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赵州和尚即使是开悟了以后,依然四处参学,到了八十岁还在行脚,只要心中尚存一丝丝微细的惑染,他都不会放过。

“一句随他语,千里走衲僧”的精神,则是不肯自欺,万里决疑,对于求法的人而言,路途之艰辛,相比于生死大苦,又何足道哉!

而法显、玄奘等无数的古德为了求法,背井离乡,前往印度取经,则更为艰险,绝大部分的取经僧走化作了沙漠里的皑皑白骨。

第一位抵达印度的取经僧法显大师,他在六十五岁的高龄之时,尚能为了求法西行,在关外的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经历十七个昼夜的生死之旅,终于穿越了沙河,又遇悬崖绝壁,崎岖难行,在攀登雪山之时,有同行者因暴雪而离世,法显大师不得不带着好友的遗志到达天竺,古稀之年开始学习梵语,研读《摩诃僧祇律》等经论。

又历二十余国,为了将自己得到的法本带回中国,辗转多方,经历多次风暴,在海洋中漂泊,最终回到祖国,这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了!

回忆起这十三年求法的经历,法显大师叹道:“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可是在他身后,千万个“法显”义无反顾走上了这条漫漫取经路。

《大般涅槃经》里有个故事,是一位菩萨正在雪山中苦行,苦苦思索解脱生死苦恼的方法,忽然一个罗刹出现在他的面前,徐徐朗诵出过去佛宣说的半个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菩萨听了以后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对罗刹苦苦哀求,希望他能说出剩下的半个偈子,罗刹却要他以血肉供养才肯告诉他,菩萨求法心切,便承诺罗刹:

“您只要把剩下的半句偈完整地教给我,我就以身体的血肉供养给您!如果我命终以后,这个身体被虎狼、鵄枭、鵰鹫吃掉,自己一点福报都不会积累,现在却有机会,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以这个脆弱污秽的肉身,来换取常住清净的法身,何乐而不为呢?”

罗刹却不屑一顾:“你会为了八个字而舍弃自己赖以生存的身体?谁会相信这种事呢?”

不过菩萨还是向他保证,以脆弱之身换取金刚之身,有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及四天王、诸菩萨等、十方诸佛都能为自己的决心作证。

罗刹这才相信菩萨的话,说出了他从古佛处听闻的下半句偈子——“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菩萨听了,欢喜踊跃,将完整的偈子写满了道路、石壁、树木上,最后,他登上高处,投身堕地,来报答罗刹,实现自己的承诺。

突然,一双温暖的手将他接住,安置在平地上,罗刹恢复了自己的相貌,原来是帝释天王来考验菩萨。而这位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也正是因为他舍身求法的虔诚,得以超越十二劫,先于弥勒菩萨而成佛。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佛陀用生命书写的偈颂,它讲述了世间一切因缘法都是无常变化的,而用般若智慧照见一切生灭之法空寂的法性,放下对无常世间的执着,就能解脱一切的苦恼,就能证得如来的圆觉寂灭的佛性。而如来求法心切、为法忘躯的行持,正是对这个偈子最好的诠释!

令人感动的是到了现在,这样的精神依然葆有活力,譬如民国的法尊法师毕生的心血都在经典的翻译与弘扬,在船上、轿子上还手不释卷,乃至圆寂的那一天上午,依然在案前笔耕不辍!

可这些前贤为了佛法的学习与传播,付出的又何止是心血与生命,那大无畏的勇气,就值得我们永远的尊敬与追随。

面对珍贵的经典,我们又怎能辜负,每当看到有颟顸佛法、裨贩如来的行为,或是亵渎经书、轻慢善士的行径,又怎能不痛心呢。这正是义净三藏的那首诗中所示: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後者安知前者难。

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