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Saṅg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
Dutiyampi Buddhaṃsaranaṃ gacchāmi.
Dutiyampi Dhamm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utiyampi Saṅg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第二遍,我归依佛。第二遍,我归依法。第二遍,我归依僧。
Tatiyampi Buddhaṃsaranaṃ gacchāmi.
Tatiyampi Dhamm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Tatiyampi Saṅg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第三遍,我归依佛。第三遍,我归依法。第三遍,我归依僧。
接着,如此决意:
我归依佛——佛陀的清净、无染。
我归依法——法义、修行、正果。
我归依僧——证得四果的圣弟子。
从今起直至命终。
Buddhaṃjīvitaṃyāva nibbān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hammaṃ jīvitaṃ yāva nibbān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Saṅghaṃ jīvitaṃ yāva nibbān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我以佛、法、僧为依止与生命,从今起直至证得涅槃。
接下来,依你平常能够持守的戒律形式,即五戒、八戒、十戒、或227 戒,用一句愿言,表明你持戒的心意:
Imāni pañca sikkhāpadāni samādiyāmi.
我受持五戒。(三遍)( 这是持五戒者的愿言。五戒包括: 戒夺取生命、戒偷盗、戒不当性事、戒谎言、戒醉品。)
Imāni aṭṭha sikkhāpadāni samādiyāmi.
(这是持八戒者的愿言,八戒包括: 戒夺取生命、戒偷盗、戒性事、戒谎言、戒醉品、戒午后至天明之间进食[戒非时食] 、戒观听歌舞及装饰美化身体、戒用奢适的高床高座。)
Imāni dasa sikkhāpadāni samādiyāmi.
(这是守十戒者的愿言,十戒包括: 戒夺取生命、戒偷盗、戒性事、戒谎言、戒醉品、戒午后至天明间进食、戒观听歌舞、戒装饰美化身体、戒用奢适的高床高座、戒受持金钱。)
Parisuddho ahaṃ bhante.
Parisuddhoti maṃ buddho dhammo saṅgho dhāretu.
尊者,我是清净的;
敬请佛、法、僧忆持,我是清净的。
(这是守227 戒者的愿言。)
现在,你已表明以纯净的意、语、行,归依佛、法、僧的意愿。顶礼三次。坐下来,合掌置于心前,端正思维,培育四梵住[四种崇高心境]: 慈、悲、喜、舍。把这些善念无偏倚例外地向一切众生散布,称为无量梵住之心。以下几个简短的巴利词语可供有困难记忆者参考。
Mettā慈心——仁慈、关爱,愿自己与一切众生幸福。
Karuṇā悲悯——对自己对众生有同情心。
Muditā随喜——对自己与他人的善德有欣赏、赞美之喜。
Upekkhā舍离——对应当舍离的事物持平等无偏的心态。
--------------------------------------------------------------------------------
[7]『薄伽梵』: 具足吉祥者; 有一切福德者; 世尊。『阿罗汉』: 尊贵者; 应供。『归依』: 以之为安稳庇护。
--------------------------------------------------------------------------------
方法一
以半莲式单盘而坐,右腿在左腿之上,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腿根,右手迭左手之上。身体挺直,把心放在当前的任务上。合掌于心前表示敬意,忆念佛、法、僧的功德:
Buddho me nātho. Dhammo me nātho. Saṅgho me nātho.
佛是我的依止,法是我的依止,僧是我的依止。
接下来在心里默念:
buddho, buddho; dhammo, dhammo; saṅgho, saṅgho.
『佛陀、佛陀; 达摩、达摩; 僧伽、僧伽。』[忆念佛法僧]
把手放回腿根,默想『佛陀』,三次。
接下来,默想出入息,成对数息。首先,随着入息,默想『佛』,随着出息,默想『陀』,作十次。再开始: 随着入息,默想『佛陀』,随着出息,默想『佛陀』,作七次。再开始: 随一次出入息,想一次『佛陀』,作五次。再开始: 随一次出入息,想三次『佛陀』,如此作三次出入息。
现在你可以停止数息,只随着入息、默想『佛』,随着出息、默想『陀』。让呼吸放松自然。使心保持完全静止,专注于出入鼻孔的呼吸。出息时不要把心送出跟着它; 入息时也不要让心跟进来。让你的觉知宽广、愉快、开放。不要过于强迫心。要放松。想象你置身于广阔空间中呼吸。使心保持静止,好比海边的一根木桩: 涨潮时不上升; 退潮时也不下沈。
当你达到这个静止层次时,可以停下不想『佛陀』了,只单纯地觉知呼吸的感受。
接下来,慢慢地把注意力引向内部,聚焦于诸种呼吸层次——那些能够升起种种直觉功能的重要层次;直觉功能包括: 天眼智、天耳智、他心智、回忆前生的智能[宿命智]、了解不同的人与动物死后重生处的智能[生死智]、了解与身相联并能为身所用的诸元素或潜力的智能[神足智]。这些元素来自呼吸[气] 的本位[ the bases of the breath]。第一本位: 把心定于鼻端,接着慢慢移至前额中央,即第二本位。保持觉知的宽广。让心在前额停留片刻,再把它带回鼻端。继续在鼻端与前额间将其来回移动,如上下爬山一般,做七次。接着让它停驻在前额。不要让它回到鼻部。
从此处,让它移动到第三本位: 头顶中央,在该处停驻片刻。保持觉知的宽广。从该部位吸气,让它传遍整个头部,片刻后使心回到前额中央。在前额与头顶之间把心来回移动七次,最后让它停驻在头顶。
接下来,把它带入第四本位: 脑中央,让它静止片刻,之后把它带出,回到头顶。在这两处之间来回移动它,最后让它定驻于脑中央。保持觉知的宽广。让脑内精细的呼吸[气]传到头部以下的身体各部位。
当你达到这一步时,可能会发现呼吸[气]开始升起种种禅相[nimitta],例如见到或感觉到头内部有热、冷、或麻刺感。你可能看见一团苍白模糊的蒸气、或者看见自己的头骨。即便如此,也不要让自己受任何现象的影响。你若不要禅相出现,可作深长呼吸,直入内心,它会立即消失。
见到禅相出现时,要带着念住,把觉知聚焦其上——但确定一次只观察一种禅相,选最舒服的那一个。一旦你掌握住它,便要把它扩大,使它大如你的头部。明亮色白的禅相于身心有用: 它是一种纯净的呼吸[气],可以清洗体内血液,减少或消除身体的痛感。
当你使这团白光大如头部之后,把它往下带到第五本位: 胸部中央。等它牢固定驻后,就让它扩展开来,充满胸腔。使这团呼吸[气]尽量发白发亮,之后让呼吸[气]与光亮两者传遍全身,外至每个毛孔,直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图像般自行呈现。你若不想要这些图像,作两三次长呼吸,它们会消失。使你的觉知保持静止而宽广。对可能穿入呼吸[气]的光亮之中的任何禅相,不要让觉知攀附它或受其左右。审慎看守心。令它保持合一。令它连续专注单一所缘: 即精细的呼吸,让这团精细的呼吸弥漫全身。
达到这一步时,知见将逐渐开始展现。身将轻安如绒毛。心得安息而清新——柔顺、独处、自足。身极度愉悦,心极度自在。
你如想获得知见与技能,则要修习这些步骤,直到能够熟练地进、出、安住。掌握这些步骤之后,你将能随时升起呼吸[气]禅相——即那个明亮的白色球体或光团。需要知见时,只要令心寂止,放开一切攀缘,只留下那团明亮与空性。想一两次你欲知之事——内在外在、关己关他——该知识将会升起,或者意像将会显现。为了达到专精,如有可能你应当直接跟一位精擅此道者修习,因为这等知见惟有来自禅定。
来自禅定的知见分两类: 世俗知见[lokiya] 与出世知见[lokuttara] 。有了世俗知见,会升起执取,执取你的所知所见,执取那些显现出来为你升起知见的事物。你的知见,和透过你的技能的功力给你知见的事物,乃是真与假的混合体——但此处之『真』,也只是心造作层次上的真,任何造作的事物本质上是易变、不稳定、无常的。
因此,当你希望进一步达到出世层次时,就把你的一切所知所见汇集成为单一所缘[ekaggatārammaṇa] —— 看看见它们都有同样的本质。把你的一切知与觉聚集在那同一点,直到你明察真相: 这一切事物仅仅是依其本性,在升起、消逝。不要试图抓住你的那些觉知对象——即所缘——把它们当成是你的。不要试图抓住来自内在的知见,把它们当成是你自己的。让这些事物随其自性运作。抓住所缘,便抓住了苦。抓紧知见,它将转成苦因。
因此: 入定寂止之心,升起知见。该知见即是道。所有来之即去、给你知见的事物,都是苦。不要让心抓紧它的知见。不要让心抓紧显示出来给你知见的诸所缘。让它们随其自性。使你的心有自在感。不要抓紧心,也不要臆想它该这样那样。只要你还在臆造自我,你便受无明[avijjā]之苦。当你真正了解这一点时,出世知见将会在内心升起——那是最尊贵的善德,是一个人所能经历的至高喜乐。
总结起来,修持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从内心除去一切不良所缘。
二、使心住于善所缘。
三、把诸善所缘汇集成单一所缘——即禅那的一所缘性。
四、观此单一所缘,直到你看见,它如何是 aniccaṃ:无常; dukkhaṃ:苦; anattā: 非我亦非任何人——空性、虚空。
五、让一切好坏所缘顺其自性——因为好坏共存,本质等同[8]。让心顺其自性; 让觉知顺其自性。觉知不生不灭。这就是寂静法[santi-dhamma] ——寂静的实相。它知善,但觉知非善、善非觉知。它知恶,但觉知非恶、恶非觉知。换句话说,觉知既不执取知识,也不执取被觉知的事物。它的本质真正具元素性[dhātu] ——如莲叶上的水珠,无瑕纯净。这就是何以称它为 asaṅkhata-dhātu [9]之故: 非造作的真元素。
当你能走过这五步时,你将发现殊胜的体验在内心显现,那就是你的止观禅修所成就的技能与波罗蜜[圆满]。你会证得前述的两类善果: 世俗善果,为你自己、也为全世界的众生带来身的安宁; 出世善果,为你带来心的安宁,带来寂静、清凉、绽放的喜乐,直趋涅槃,远离生老病死。
以上是呼吸禅定主要原理的简要阐述。你把这些原理应用于实修时如有疑问或困难,希望直接向传授此道的人士学习,我愿意尽力助你,以便大家同证佛陀教导的宁静与安详。
多数人会觉得比起上述的方法一,下文的方法二较为易学、放松。
--------------------------------------------------------------------------------
[8]『好坏共存,本质等同』: 据英译者,这是指从三相角度,好坏所缘皆为无常、苦、非。
[9]『asaṅkhata-dhātu 』: 非造作的元素。涅槃同义词。
--------------------------------------------------------------------------------
方法二
有七个基本步骤:
一、起始作三次或七次长呼吸,随着入息、默想『佛』,随着出息、默想『陀』。保持禅定用词的音节与呼吸等长。
二、对每一次出入息有清晰的觉知。
三、随着出息、入息,观察它舒适与否、是窄是宽、是顺畅还是堵塞、是快是慢、是长是短、是暖是凉。呼吸若不舒顺,便作调节、直至舒顺为止。例如,长入息、长出息自感不适,则尝试短入息、短出息。
一旦呼吸有舒顺之感,则要让这股舒顺的呼吸感传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起始,从后脑根部[ base of the skull] 吸入气感,让它沿脊柱一直流传下去。接下来,你若是男性,则让它沿右腿下传至足底,至趾尖而外出。再一次,从后脑根部吸入气感,让它沿脊柱下传,沿左腿下传,至趾尖而外出( 女性则从左侧开始,因男女经络有别) 。
接下来,让来自后脑根部的呼吸[气] 沿双肩下传,经双肘、双腕,至指尖而外出。 让气息自喉根进入,沿着位于前身的中央经络下传,穿过肺部、肝部,一路下传至膀胱与直肠。 从前胸正中央吸气,让它一路下行至肠道。 让所有这些气感传播开来,使之融会贯通、一齐流动,你的安宁感将大有增进。
四、学会四种调息法:
(1) 长入息、长出息,
(2) 长入息、短出息,
(3) 短入息、长出息,
(4) 短入息、短出息。选择最舒适的方式呼吸。学会以四种方式舒适地呼吸更佳,因为你的身体状态与你的呼吸[气]一直在变。
五、对心的本位[bases]或者说聚焦点——即呼吸[气]的停靠点[resting spots]——熟悉起来,其中哪个本位感觉最舒适,就把你的觉知定驻在那里。这些本位当中有以下几个:
(1) 鼻端;
(2) 头部中央;
(3) 上颚;
(4) 喉根;
(5) 胸骨下端;
(6) 脐部( 或略上于脐部之处) 。
六、扩展你的觉知——即你的觉受意识,使之遍及全身。
七、使全身各处的气感融会贯通,让它们一齐舒畅流动,同时使觉知保持尽可能宽广。你对身体的某些呼吸层次已有所了解,一旦对它们有了全面的觉知,你也会了解其它的诸种层次。呼吸[气] 在本质上有多种层面: 有经络内部流动的气感,有围绕经络流动的气感,也有从经络向每个毛孔传行的气感。有益与有害的气感依其本性相互混杂。
总结起来: (1) 为了改善身体各处现存的能量,助你克服疾病与苦痛; (2) 为了澄清内心已有的知见,使它成为培育趋向解脱与心清净之技能的基础——你应当把这七个步骤常记在心,因为它们对呼吸禅定的每一个层次都是绝对基本的。把握了这七个步骤时,你便已开辟了一条主道。至于那些旁路小径——即呼吸禅定的附产物——它们为数不少,但实际上并不重要。坚守这七个步骤,勤于修习,则可以确保安全。
一旦学会把呼吸调御有序,就好比你把每个家庭成员调御有序。呼吸禅定的附产物好比外人: 换言之是访客。一旦自家人举止得当,来客也不得不遵守规矩。
此处的『客』,是指禅相[nimiātta]以及有可能穿入所观呼吸之范畴内的异常之气: 种种来自呼吸的禅相,可能为视像—— 比如光亮、人兽、你自己等等;也可能为声音——比如人声,有的你识得、有的不识。某些情形下禅相可能为气息——芬芳之香或腐尸之臭。有时,入息可能令你有全身饱足之感,以至于不知饥渴。有时呼吸[气]可能向全身传送暖、热、冷、麻等觉受;有时能使过去从未遭遇的事物,突然出现在心里。
所有这些都归为来客。接待来客之前,必须把你的呼吸[气]与你的心调理得有序、安稳。接待这些来客时,首先必须把它们置于你的掌控之下。你若掌控不了,便不要与它们打交道。它们有可能引你走上歧路。不过,你若驾驭得当,它们以后可以为你所用。
驾驭之意是,借着意念的力量[paṭibhāga nimitta,似相] 随心所欲作变化——把它们缩小、放大,送到远处、带到近处,令它们出现、消失,把它们送出去、领进来。只有那时,你才能利用它们来训练心。
你一旦掌握了这些禅相,它们将会提升感知功能: 闭眼而视的能力; 听远处之声、嗅远处之香的能力; 品尝空中存在的诸种元素,藉以克服体内饥饿与欲望感的能力; 随意升起某些觉受的能力——想凉即凉、想热即热、想暖即暖、想有力即有力——因为世间可为你身体所用的种种元素会来到、出现于你的体内。
心也将得到提升,有力量开发智眼[ñāṇa-cakkhu]: 宿世智、生死智、漏尽智。你若是机智灵活,就可以接待这些来客,安排它们在你家里做工。
以上为呼吸禅定附产物当中的几种。你在修习时如果遇上,要作详尽观察。不要因其显现而生喜。也不要因之生嗔或故意视而不见。使心保持平和、中立、慎密。无论出现什么,要仔细考察,看它是否可信。否则它可能把你引向错误的假设。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高是低: 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是机敏还是迟钝、你有多少才能。你若不开窍,哪怕尊贵之事也会变得低俗,善事转成恶事。
一旦了解了呼吸诸层次及其附产物,即可望证得四圣谛之智。此外你还可以消解体内升起的疼痛。在这副药里,念住是活性成分,呼吸[气]是溶剂。念住可以洗涤、净化呼吸。纯净的呼吸可以洗涤全身的血液,血液清洁之后则可以消解身体的许多疾病与苦痛。譬如你有神经官能症,它会消解。此外,体格会强健起来,令你的健康与安宁感大有增进。
身体感受良好时,心得以安定歇息。心在歇息后,你就获得力量: 坐禅时消解一切痛感,让你久坐。身离痛时,心离五盖[nīvaraṇā] 。身心两者有力量。此谓定力[samādhi-balaṃ] 。
当你的定力强到这一步时,可以从中升起明辨: 即对苦、苦因、苦的消解、苦的消解之道的洞见能力,此四谛尽见于呼吸之中。我们可作如下解说::
出入息为苦[11]: 入息为苦之生,出息为苦之灭。对出入息无觉知,不解呼吸之本质,是为苦因。入息时有觉知、出息时有觉知、明察呼吸之本质——如实知见呼吸真相——即为八圣道道支[要素] 之一的正见。
了解哪些呼吸方式不舒适、了解如何改变呼吸、了解『那种呼吸不舒顺;我需要这样呼吸才有自在感』: 此为正志。
寻想与正确评估呼吸诸层次: 这些心理素质为正言。
了解如何利用呼吸净化血液、如何让这股纯净的血液滋养心肌、如何调息令身心轻安、如何调息令身与心有满足与清新之感:此为正命。
了解如何利用呼吸净化血液、如何让这股纯净的血液滋养心肌、如何调息令身心轻安、如何调息令身与心有满足与清新之感:此为正命。
调整呼吸,直至令身心安适,未尽自在,则继续努力:为正精进。
随时对出入息保持念住与警觉,了解呼吸诸层次——上行、下行的呼吸; 胃部、肠部的呼吸;沿肌肉流动并从各毛孔流出的呼吸[12]——随着每次出入息,把握这些觉受:此为正念。
心只专意与呼吸相关的事件,不把其它事扯进来干扰,直至呼吸趋向精细,入安止定,从中升起解脱洞见:此即正定。
心系呼吸,是为寻想[vitakka ,寻] 。调整呼吸,让它传播开来,是为评估[vicāra,伺] 。呼吸诸层次在全身自由流动时,身与心有满足清新之感: 是为喜[pīti] 。身心俱得休憩时,即有宁静自在之感: 是为乐[sukha] 。一旦有乐,心必然舒适地专意于单一对象,不追逐杂念: 是为一所缘性[ekaggatārammaṇa] 。此五要素构成了正定初阶[即初禅] 。
当圣道三部分——戒德、定力、明辨——在内心相互汇合、圆满成熟时,你对呼吸诸层次将升起明觉,了解『这样呼吸,引生善巧心态。那样呼吸,引生不善巧心态。』你不牵扯在造作身的诸因——即呼吸一切层次——之中;不牵扯在造作语的诸因之中;不牵扯在造作心的诸因之中,无论是好是坏。你让它们依自性运作: 是为苦的消解。
四圣谛另一更简要的表达方式如下: 出入息为苦谛。不了解出息,不了解入息: 是为苦因——即暗昧、痴迷的觉知。明察呼吸诸层次,达到不再执取、将其放开的地步,是为苦的消解。对呼吸诸层次连续保持念住与警觉,是为苦的消解之道。 你能够做到这一步时,便可以说自己在正确修习呼吸禅定。你有了辨识力,得以明见四谛。你能够证得解脱。解脱之心,既不执取低层次的因果,即苦与苦因,也不执取高层次的因果,即苦的消解与消解之道。这样的心,不执取引生知见的因、不执取知见、也不执取觉知。当你能把这三者区别开来,换言之,当你了解何者构成起始、何者构成终结、何者居中,依经偈所言: sabbe dhammā anatta——『诸法非我』——任其自运时,你便掌握了解脱的技能。
执取我们赖以获得知见的因,即元素、蕴、处[13],即为欲取[kamūpādāna]。执取知见,为见取[diṭṭhūpādāna]。不了解清净的觉知本身,为戒禁取[sīlabbatūpādāna]。如此执取之下,我们必然为造作身、语、意的因所迷惑,这些因皆来自暗昧的觉知[无明]。
佛陀是圆满把握因果的大师,既不执取低层次因果、也不执取高层次因果。他超越了因、也超越了果。苦与乐,他运用自如,但不执取两者。善与恶,他理解透彻;我与非我,他两者兼俱,但不执取任一。他对可作为苦因的诸所缘运用自如,但不执取。作为圣道的明辨智,他也运用自如: 他懂得内隐与外显知见,以益传法。苦的消解,他也运用自如,但不执取、不粘着: 因此我们能够真正地说,他的成就圆满无缺。
佛陀如此放开诸法之前,先致力于使它们充分展现。只有那时,他才能够把它们放置一边。他是在充裕中放开,不同于凡人出于匮乏而『扔下』。即使把诸法放开了,它们依旧为他所用。他善修戒德、定力、明辨直至于证悟那一日成就圆满,此后他从未将其摒弃,而是继续利用戒德、定力、明辨的诸层次,直至般涅槃[parinibbāna] 那一日。即便在般涅槃的时刻,他也完全把握着禅定——换言之,他的彻底解脱发生在色界禅那与无色界禅那之间[14]。
因此我们不应排斥戒德、定力、明辨。有些人不愿守戒,怕受约束。有些人不愿修定,怕变痴变狂。事实真相是,我们平常早已既痴又狂,修定才是止息痴狂之道。正确地自我训练之后,纯净的明辨才会升起,如宝石须经切磨方显其闪光本性。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明辨智。它因人而生,所谓各自证知[paccattaṃ]: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升起它、领悟它。
不过我们多数人,倾向于误解明辨的本质。我们拿着掺杂着种种概念的仿冒明辨,压制真明辨,好比有人在玻璃上镀水银后,看见了自己与他人的映影,便以为找到了观察真相的妙方。实际上,他不过如猴子观镜: 变一为二,继续玩赏镜像,等到水银褪去时,它不懂得镜像的究竟来源,只得垂头丧气。当我们只凭着概念、先见,作想象、臆测,得到仿冒明辨时,也是如此: 等到面对死亡时,只得走向悲苦。
自然明辨的关键,惟在于修心,使它如钻石般自放光明,明处暗处,熠熠生辉。镜子只能在明处用,拿到暗处,根本照不见。而一块自然发光的精雕宝石,则随处明亮。佛陀教导说,世上无明辨穿透不了的封闭或秘密之处,便是此意。正是这块明辨的宝石,助我们摧毁渴爱、执取、无明,成就至高的殊胜: 涅槃——远离苦痛、死亡、湮灭、消亡——得不死之法[amata-dhamma] 。
一般来说,我们倾向于只关心明辨、解脱。乍一开始,就想学苦、无常、非我的教导——这种情形下,永远不会成就。佛陀在教导诸行[造作] 无常之前,已经下功夫了解诸行,令它们显现其恒常。在教导诸行皆苦之前,他已经把该苦转成安乐。在教导诸法非我之前,他已经把非我转成了我,因此才能够看见隐藏于无常、苦、非我之中的恒常与真相。他接着把这所有的素质汇集为一种。他把一切无常、苦、非我的事物,汇集为同一类: 即世间角度的造作[saṅkhārā] ——世上到处等同的单一类别。至于常、乐、我,则属于另一类: 法的角度的造作。接下来他把两类都放开,不拘系于『常』与『无常』、『乐』与『苦』、『我』与『非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说,他已证得解脱、清净、涅槃,因为他无需以任何方式执取任何造作,无论世间造作、法造作。
尊修行的特点即是如此。不过我们自己修行时,多数人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未曾开始,却好像事毕功成。换言之,我们只想放开,证得宁静与解脱。然而根基若不全面,我们的放开必然有缺隙: 我们的宁静必然是片面的,我们的解脱必然是错误的。我们当中那些有诚意、一心想证最高果位者应当自问: 是否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具备解脱与放开的良好基础,又如何获得自由?
佛陀教导说,戒德可以克服普通杂染,即我们言行中的粗糙错失; 定力可以克服中等杂染,如感官之欲、恶意、昏睡、掉举、疑; 明辨可以克服精细的杂染,如渴求、执取、无明。然而有些人虽然辨识敏锐,能够阐明教义的细微之处,却似乎无法摆脱凭着戒德即能够克服的普通杂染。这说明他们的戒德、定力、明辨必有缺失。他们的戒德也许徒有其表,他们的定力也许存污纳染,他们的明辨也许像镀水银的玻璃,只是表面光亮: 这就是他们不能证果的缘故。他们的行为正好比古谚: 刀不入鞘——高谈阔论,心不能入定;巢外下蛋——只求外在善德,却不修心入定; 沙上筑基——于无实质的事物中寻求安稳。这一切做法注定招致失望。这样的人还不曾找到有价值的依止。
因此,我们应当善筑根基,有序安排修行因缘,因为我们期望的一切成就果报,皆来自这些因缘。
attanā codayattānaṃ
paṭimaṇse tamattan
自我警策。
自我调御[15]。
开始自观出入息。
--------------------------------------------------------------------------------
[10]『呆滞或催眠的状态』[trance]: 据英译者,这是指一类深度入定、但觉知范围极其狭小的呆滞境界,其中有些可说是催眠态。此非正定。
[11]『苦』: 巴利文名词及形容词 dukkha 。英文多译作suffering[痛苦]或unsatisfactoriness[不满]; 坦尼沙罗尊者则译作stress 或stress and pain[紧张; 紧张与痛苦; 苦迫] 。尊者在对中译者解释时引用了另一位林居禅修导师之言: dukkha 指一切对心之挤迫。据相应部56.11 《转*轮经》: 『此为苦圣谛: 生苦、老苦、死苦,忧、哀、痛、悲、惨苦,与不爱者共处苦、与爱者离别苦、所求不得苦: 简言之,五取蕴苦。』相应部22.86 《阿努楼陀经》中佛言: 『无论过去现在,我讲的只是, 苦与苦的止息。』故dukkha 之洞见位于整个佛教修持的核心。对五蕴的执取[即造苦之动作] 终由禅观中得见。笔者认为数种英译法中stress直指禅观之道,就中译而言,『苦』或『苦迫』的内涵之宽泛使之为合适的译法。
尊者对把 dukkha 英译为stress的另一解释是,它把你从suffering的叙事感中分离出来。
[12] 此处对诸种呼吸之描述亦可见中部28 《象迹喻大经》: 『何为内风元素?凡内在的、各自的、是风的、有风性的、被( 执取) 维持的: 上行风、下行风、腹住风、肠住风、贯穿身体之风、入息、出息、或其它凡内在的、各自的、是风的、有风性的、被( 执取) 维持的。此谓内风元素。』呼吸禅定中的『呼吸』一词,因以观出入息为起点,故译为呼吸; 随着禅定的深入,所观的全身呼吸感更宜表述为气感、风感、能量。参见英译者前言。某种层次上或与之类似的体验是中华气功之『气』。佛教的观息意在使之寂止,从此出发升起解脱知见。中部118《出入息念经》言: 『随入息…出息修辨知[pajānāti] 全身…修平息身造作[身行] …修辨知心…修平息心造作[心行] …令心满足…令心平定…令心解脱。』
[13]『元素』[dhātu]: 又译『界』或『属性』: 指地、水、风、火、空间、意识。『蕴』[khandha]: 指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处』[āyatana]: 官感及其对象, 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见词汇表各巴利名词之注解。
[14] 见长部16《大般涅槃经》: 『于是薄伽梵即入初禅。自初禅出而入第二禅。自第二禅出而入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纬度…识无边纬度…无所有纬度…非想非非想纬度。他出该定境而入无想受纬度。…于是薄伽梵出无想受纬度而入非想非非想纬度。出非想非非想纬度而入无所有纬度…识无边纬度…空无边纬度…第四禅…第三禅…第二禅…初禅。出初禅而入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出第四禅后,他即刻彻底解脱。』
[15] 见《法句经》379: 『自我警策。自我调御。自守、具念的比丘,将常住于乐。』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