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念住呼吸》最早版本中方法二的第3步,后来为阿姜李简化重编,成为今版形式。不过有些人认为原版有益,兹收录于下:
随着你让呼吸[气]通入支气管,意想它一直下行,沿着右腹部到达膀胱。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意想呼吸[气] 沿着大动脉血管流向肝脏与心脏,经左侧下行至胃与肠。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意想呼吸[气]从喉根沿脊柱内侧(前侧)下行到底。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意想让呼吸[气]从喉根沿前胸下行,穿过胸骨底端到达脐部,流出体外。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从上颚吸入气息,下行到喉根,继续穿过胸腔中部,至大肠、直肠,流出体外。
一旦完成了体内这五个转折,就让呼吸沿着身体的外侧流动: 随着你作一次出入息,意想从后脑根吸气,让它在身后沿脊柱外侧垂直下行。
接下来,你若是男性,先想右半身,包括上下肢。随着你作一次出入息,意想右臀,让气沿右腿下行,一直到趾尖。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意想左臀,让气沿左腿下行,一直到趾尖。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意想后脑根,让气下行到右肩,沿右臂到指尖。 随着你再作一次出入息,把气吸入后脑根,让它下行到左肩,沿左臂到指尖。
你做完后,继续仔细观察呼吸[气]。使呼吸精细、轻质、流畅。使心在这团呼吸[气]中保持稳定、寂止。使你的念住与警觉全面、慎密。让各种气感融会、渗满全身。让心中立、冷静、沈着。
词汇表
akāliko: 无时相;不受时间、季节影响。
apāya: 匮乏、不幸的域界;恶道;恶趣;指四种低等生存状态——地狱、饿鬼、阿修罗、动物界。这些状态皆非永恒。
arahant: 阿罗汉; 应供;尊贵者;清净者——即心已无有杂染之漏而不再重生者。这是对佛陀及证得最高果位之诸圣弟子的称号。
ariya sacca: 圣谛。圣[ariya] 在此也指理想、榜样,在词组中有客观、普遍真理之意。圣谛有四: 苦、苦因、苦的止息、苦的止息之道。
āsava: 漏; 流出: 指作为轮回洪流之因的心理杂染(感官之欲、生存态、观念、无明)[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
avijjā: 无明; 无知;受蒙蔽的觉知;虚假的知识。
āyatana: 处; 感官媒介。内在感官媒介[内处] 为眼、耳、鼻、舌、身、识。外在感官媒介[外处]为其相应的对象。
bhagavā: 薄伽梵; 具足吉祥者; 有一切福德者;世尊。
bhāvanā-maya-paññā: 修所成智; 经由禅修培养心智所成就的明辨。
brahma: 梵天; 高于欲界天的天界居者。
buddha(buddho): 心的纯净或清净的觉性素质,有别于心所攀附的主题及对所缘的知见。
chabbaṇṇa-raṅsī: 六彩光芒或光环,常以描述佛陀之相。
chalang'upekkhā: 六支舍;六分舍: 对来自六种官感——色、声、香、味、触、法的任何事件保持不偏不倚的平衡心态。
deva: 天众; 指任一层欲界天的居者。
dhamma: 法;事件; 现象;事物实相;其内在性质;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也指为了顺应自然法则人们当采取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了实证不死之境界,人们当培育的心理素质。在引申意义上,法(大写的Dhamma) 也指任何传授上述原理的教义。因此从法的角度观察身心事件[名色] ,意味着直接如实地把它们仅看成事件或现象,看见主导其行为的规律性。从世间角度观察事物,意味着从寓意、功能、情感色彩等角度看,即从事物如何纳入我们的生活观与世界观的方面看。
dhamma-vicaya-sambojjaṅga: 择法觉支: 对于现象、属性、原理等有分辨力。为七觉支之一,其余觉支为: 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dhātu: 元素; 界; 潜能; 构成内在身心觉受的元属性[指其不可再分]: 地(坚硬性)、水(润湿性)、火(温热性)、风( 能量性) 、空间、意识。呼吸被视为风元素的一个层次,体内一切能量感皆归为呼吸感[风感; 气感] 。按照古印度与古暹罗生理学,疾病来源于前四种元素之任一部分的过盛或失调。健康则被定义为四元素无一占主导的状态: 一切安静、不兴、平衡、寂止。
ekaggatārammaṇa: 一所缘性; 单一的所缘、对象、目标。
ekāyana-magga: 一乘道; 合一之道; 直道。指四念处(身、受、心、法) 的修习。
jhāna: 禅那;静虑。高度专注于某种体感[rūpa jhāna,色界禅那]或某个心理概念[arūpa jhāna,无色界禅那]的禅定状态。状态。寻想[寻]、 评估[伺]、喜、乐与一所缘性为色界初禅的五要素[五禅支]。
kamma: 业;导致存在与出生[有生]的有动机的行动。
khandha: 蕴;聚集体;感识[sensory perception]的构成单元;直接体验到的身心现象: 包括色蕴(rūpa,指体感或其素材)、受蕴(vedanā,指苦、乐、不苦不乐之感受)、想蕴(saññā,指标籖、名号、概念、指称)、行蕴(saṅkhārā,心理造作、思维构成)、识蕴(viññāṇa,指感官意识) 。
lokavidū:世间解;精 通宇宙现象者——佛陀名号之一。
magga-citta: 道心。构成出世素质、趋向解脱的正道心态。果心[phala-citta] 指紧随道心证得其果的心态。
nibbāna(nirvāṇa): 涅槃。心从贪、嗔、痴、名色之绑束中的解脱。因该词也指火的熄灭,故含有静止、冷却、安宁之义。(据佛陀时代的物理学,万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火的潜在属性。激活时它抓紧并受制于燃料。熄灭时则获得解脱。)
nimitta: 禅相。心理征兆、主题、意像。
nīvaraṇā: 盖障; 五盖;妨碍入定的心理素质: 感官之欲、恶意、昏睡、掉举[躁动不安] 、疑。
opanayiko: 朝内、向内观照。
paccattaṃ: 各自证知; 由个人在内心体证。
Pāli: 巴利圣典;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典之名称。引申意义亦指书写这套经典的语言。
puñña: 福德; 内在价值。来自行为正善并使人继续行善的内在安宁感。
samādhi: 奢摩他; 止; 定; 三昧; 心集中或专注于单一对象的动作。定的三个层次——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可按本书禅那一章所述的[初禅] 前三步来理解: 刹那定不超过步骤(1)。近行定结合了(1) 与(3); 安止定结合了(1)、(2) 、(3)并继续包括所有更高的禅那层次。
saṃbhavesin: 求生者; 寻找投生处的有情。
sandiṭṭhiko: 即刻即地可见; 现证;即见。
saṅgha:僧伽。跟随佛陀的弟子团体。常规意义上,指佛教僧侣。理想意义[ariya,圣义] 上,指无论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中至少已修练成就解脱的第一种出世品质[初果] 者。
saṅkhārā: 行;造作——指造作事物的力与因、造作过程、造作而起的事物。作为五蕴中的第四蕴[行蕴],指心内部造作思想、愿望等的动作。作为五蕴的通称,它指一切本质上造作、合成、塑造的事物。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指平等俱舍地观一切行的解脱阶智。
vijjā: 明;觉;科学;认知技能。
vijjā-caraṇa-sampanno: 智识与操行具足完美; 明行足。
vipassanā(–ñāṇa): 毗婆奢那智; 观智; 解脱的洞见——从四圣谛角度,从无常、苦、非我角度,如实观照物质与心理现象之生灭所获得的明晰直觉的洞见。
英译者后记
本书译笔如有任何不准确或误导之处,我请求作者与读者原谅译者无意间造成的障碍。对于译笔准确的那部分,我希望读者能够充分利用、用心体会,求证文中指明的真理。
英译者
中译者附记: 读者对本书有任何问题,请联络坦尼沙罗尊者。地址:
Thanissaro Bhikkhu, Metta Forest Monastery 13560 Muutama Lane, Valley Center, CA 92082, U.S.A.
华语读者亦可就本书有关的禅修问题请教马来西亚柔佛州宁心寺住持基摩轲尊者(阿姜庆) 。地址:
Khemako Bhikkhu, Santi Forest Monastery Lot 1413, Jalan Ponorogo, Batu 18 1/2 Kampung Sungai Tiram, 81800 Ulu Tiram, Johor, Malaysia
福德回向诵文
Sabbe sattā sadā hontu
averā sukha-jīvino
kataṃ puñña-phalaṃ mayhaṃ
sabbe bhāgī bhavantu te
愿一切众安乐活命、常离敌怨。
愿一切众生分享我善行的福果。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