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印光大师:观见极乐国土,乃真净土乎,抑假现象乎

发布时间:2024-04-17 03:12:55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印光大师:观见极乐国土,乃真净土乎,抑假现象乎

问:口念佛,心想佛,其所想之佛,是否与《观经》之第八观同。

答:观想,须从十三观起手作。否则境细心粗,难以成就。或致用心不当,起于魔事。

问:佛示修观,正为后世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之众生设教。若以催眠之发现天眼通之说证之,则现极乐国土,亦非难事,况尤为念佛求证之需要。何以劝人修观者,言其难耶。

答:催眠是术力,岂真有天眼通乎。真有天眼通者,岂肯为人催眠乎。汝今既学佛,当专志学佛。现极乐国,唯心净而念一者能之。

譬如磨镜,磨之及极,自然发光。用术现,则心先不净,念亦不一,譬如以白粉涂镜,望其发光,不知封蔽更甚也。

问:修观是否仗佛力。十三观内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其别与参禅之点为何,较参禅易否。

答:参禅唯究自心,念佛兼仗佛力。二法至究竟圆成,则全同。当修持用功,则迥异。譬如登程,舟车各异,归家是同。

问:修观者,想乎,观乎,抑观想全用乎,取远取近。

答:观想二字,何可分之为二,摄心而想,即是观。汝认作二,则便成知一十,而不知其即二五也。又观想则何分远近。

问:每观至少,须若干日。

答:汝将谓此一观作几天,又作彼一观乎。不知佛虽说有十六,而最初即当观第十三,方为契理契机之修。

问:初即想像者,非躐等乎。

答:既知前说,此可类推。

问:初观是一心想日,抑须默持名号。

答:观与持名,原是一事。将谓作观之时,便不能持名,不可持名乎。

问:坐则修观,余时持名,较专持一种,为优为劣。

答:有沉潜纯粹之心,则修观亦好,持名亦好。否则持名较稳妥,以心志浮薄躁妄,作观则多致魔事。

问:观见极乐国土,乃真净土乎,抑假现象乎。

答:观见之极乐,乃唯心所现。谓之为假,便是门外汉。

问:观见极乐国土,及能闻法,是否为天眼通,天耳通。

答:此是观力所致。若天眼,天耳,不作观,亦可见闻。

问:有云见佛者,乃心佛,非西方佛。若然,则往生时,心佛现前乎,抑弥陀佛来接耶。

答: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

问:至十三观时,此时可得随意往生乎,抑必俟命终,方可往生耶。

答:业报未尽,何能即生。古亦有其人,然非可责之于一切人也。

问:观至见佛闻法时期后,每天再观,仍须自初观始乎。

答:作观只取得力者作,何必从头至尾,日日重习。佛之说此十六种者,前则令人知极乐之庄严。后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各观既知,即观佛一法中,即可圆观诸观耳。

问:十四观以下,乃各品生者,既无境可现,令观之意为何。

答:此义已见前说。

问:上之往生者,似乎不是修观者之往生。不知修观者之往生,也应如何著想。

答:往生者,品位万别千差,经中只以九品摄之,汝何由而知其上者,非作观之往生乎。须知人根不同,即一法而高下悬殊,岂拘拘然于所修之法乎,盖由彼各各心地中分也。文殊,普贤等,汝将谓用不著作观乎。

问:记数念佛,吸念六句,呼念四句,如何。心既记数,又念佛,又须想佛乎。

答:念佛记数,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何定呼吸。汝系学炼丹运气之人,故稍见一二字相似于彼,即谓是彼之功夫。念佛记数,为妄心难制者设。能如是念,如是记,如是听,决定心渐调伏,此处谁令汝加一想佛二字乎。此系随便念,何论呼之与吸。呼吸若使之长久,则伤气受病,不可不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