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文王的那个时代,刚好两个国家吵架了,吵得不可开交,虞国跟芮国这两个国家。他们,其实人很有意思,虽然他们是在情绪当中,但是他们还知道要去找人评理,而且还找有德行的人评理。
诸位同学们,曾经有同学来找你评理的,有没有?怎么这么凄惨!好,同学来找你评理,代表对你的信任,觉得你这个人公正、有修养。所以他们一发生冲突了,心里想,周文王很有德行,所以两个国家的国君就到了周文王的国土里面要去找他。因为他们是因土地起争执,结果进入了那个国家以后,他们自己的国土都是田地互相争夺,争来争去争到最后中间的田埂都快不能走了,但是看到人家周文王治理的地方,这个田埂很宽,大家互相让、不争,光是看到这个田埂的状况,他们已经受到感动了。接着又走入城然后一到朝堂,又看到这些文武百官个个都很和善,也都站得很有次序、规矩。
结果他们两个互相看一看,说道“人家是君子之国,我们两个小人就不要多留了”,然后两个人就回去了,觉得很羞耻,回去之后就不争了,还没见到周文王,他们就已经不争了,回去了。所以德行感人是很深的。也由于那一件事情以后,整个周文王那时候的天下,很多的国家都非常佩服他,都一一投靠到他的国家里来。
所以“德之所在”,道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天下都会很尊重这个人、这个国家。这个重点就是自己先做了,“其身正”,你不用命令他,他就会去力行,但自己没有做到而去要求别人,纵使你的规定规定得非常的严格,那也会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德行去感化,大家效法;用严格的法律去要求,大家的聪明就用到怎么钻法律漏洞去了。所以这些经句真的对我们自身、还有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我们看到古代的这些榜样,汤王说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有各方、所有人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这是汤王之所以能为圣王的重要心境。他是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他觉得人民不好是他自己没有做好榜样,他自己没有好好地去教育人民。他有这样的反思,自然能感到他的臣民都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今天要利益别人,最重要的是提升我们自己,我们心平了,家庭才能平,天下才能平。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