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久忍成定,定中露出智慧

发布时间:2023-11-21 03:14:14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久忍成定,定中露出智慧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就如平常在报章上看到的社会新闻,总是有人因一时的冲动、控制不了脾气,而酿成杀人放火的大祸,造成生命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忍,不仅要忍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还要忍外在种种的欲境的诱惑,譬如女色、横财……因为能忍,所以,时时能清楚明白用理智去对待,人际互动关系就能圆融,人格、行事也就不会偏斜。何谓“忍辱”?


忍辱可分为“生忍”和“法忍”。“生忍”就是无论众生以何种方法污辱毁訾、恶心加害于己,都能忍心不动;不因众生对自己的恭敬而心生贪著、我慢。“法忍”则是对于心中的习气,譬如贪、嗔、痴、慢、疑,以及外在的天灾人祸等境界,能够不起心动念。不论是内在的烦恼或外在的灾祸都要忍。

“忍”能成就世出世间的事业《佛遗教经》中提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忍,虽然不是事上、有形有相的苦行,但却是心念上的苦行。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以及错误的想法,也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往往会因意见不同而产生摩擦,此时,就必须学习忍耐。如果每个人都放纵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团体就不能和合。因此,每个人要先退一步,放下自己的知见,再从中沟通讨论,就能够作全盘、客观的考量,进而达成共识,使得团体的运作更有效率。能够忍,就有充分的时间让自己调整心态,就不会一时冲动,做出不该做的事。因为忍,而成就宽阔的胸襟、豁达知足的个性,让自己广结善缘。


所以,就世间人而言,忍可成就健全的人格、圆满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乃至于因为少恼少怒,可以增进色身的健康。进一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心灵素质。


对修行人而言,“忍”更是转凡成圣的关键。修行人要忍财、色、名、食、睡的诱惑,要忍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贪爱,要忍种种尘境所带来的考验。因为修行,为的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及行为,进而达到解脱生死、出离轮回。由于没之前对于六尘境界没有正确认知,不知是因缘和合所生、缘起性空,所以在为人处事当中起种种分别、执著,因而造作恶业,种下生死轮回的因,在六道中流转不已,枉受苦报。现在知道了讲的真理,内心外境的真相,就要忍心不动,安然面对。所以忍是修行的初步,能成就定力、戒行、智慧及福德,也是圆满修行的资粮。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及一位小沙弥,因对佛陀所教的教法看法不一,而发生了口角,小沙弥便呵斥比丘。比丘回到房中,心中恨意难消,过了不久即病发往生,并投生为一条毒蛇,找到小沙弥欲报前世之恨。佛陀知道此事,希望两人能解冤释结,于是,来到小沙弥的住处为其说法,教导沙弥修观想,向比丘顶礼;佛接着又为毒蛇说法:“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嗔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蛇听闻佛陀开示后,心开意解,马上命终,投生天道。


所以,修行人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要时时保持觉察、觉照,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及时地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如此,才能清净三业,圆满福慧。借假修真,以达究竟.初修习“忍辱”时,因要与自己的习气背道而驰,心中一定会有百般的难受,能够勉强自己忍下来,这就是“伏忍”;忍了一次,二次……久而久之,就能降服自己的习气、烦恼,对逆境、顺境都能深信、甘心甘受,这就是达到“柔顺忍”的境界;若自己能够进一步保持不动的心,不落入是非善恶的相对境界,契悟到诸法实相,安住在不生不灭,就是成就“无生法忍”;更进一步契入佛果,达到究竟寂灭的境界,就是“寂灭忍”。


所以从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到达寂灭忍,需有种种的方法,来调伏己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切吉祥如意,无奈事与愿违,所以每个人都在苦中打转,经常闻、思、修,提示自己要行忍辱;更进一步,忆念生死轮回之苦,自当能忍色、忍欲、忍贪、嗔、痴等种种恶念、恶行。


在因地修行时,就是因为能常行不吝惜,守禁戒而不破,修忍辱而不生嗔恨,深入禅定,如高山安住,因而感得三十二相。忍辱乃是大丈夫之行,由此可知,忍辱并非懦弱;能够忍辱,调伏自己习气者,才是真正知因识果、明是非的大丈夫,学佛就是学着增长定力,定在深信因果上,定在正知正见上,定在念念为众生的愿力上,定中才能露出智慧,如来胜法只有一个,就是处处觉悟,念念不舍众生,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忍辱,久忍成定,定中露出智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