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尚应舍,什么时候舍?

发布时间:2024-05-31 03:15:37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尚应舍,什么时候舍?

佛在《金刚经》上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非法属於什么?法为见性而说,见了性,试问问法还有什么用处?由此可知,佛说一切法是帮助我们见性的增上缘,见了性,法也不要了;如果说见了性,法还舍不得离开,法就障碍了见性。再问什么时候舍法?

法尚应舍,什么时候舍?会修的人是一面听一面舍,绝不取法,绝不执著法,这是高明的人,一面听一面舍,佛说完他也舍干净,所以说是闻而无闻。闻了没有?闻了,听佛讲得那么多,听了。有没有?没有,一面听一面舍、一面听一面舍,舍干净了,佛说完了他心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听是真听,一样都不执著,一样都不取。我们现在闻法怎么样?闻了之后要记得牢牢的,不要忘记,佛法真宝贵,可不能舍。阿难尊者就是这样的人,装了一肚皮佛法,一辈子不开悟,为什么不开悟?肚皮里头佛法装得太多。你要叫他说,他说得头头是道,他把佛所讲的都能重复说出来,懂不懂?一句也不懂。给诸位说,真的,一句都不懂,为什么?没开悟。阿难尊者都如此,我们还会例外吗?我们今天拿著佛法,你能说懂吗?如果你要是懂了,一法懂一切法就都通了;这个法我懂,那个法拿来还不懂,那证明没有通达。所以学佛一定要开悟,开悟一定要放下,心要空、要净,正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心多清净!本来是清净的,一尘不染,染上一尘就错了,一尘不染,这正是我们要学的。

佛法要是装多了,不要说装多,装少也不行,简直是一个字都装不得,又不离文字。不离文字跟不立文字是同时的,不是分阶段,正像佛在《金刚经》上所示现的,一面讲、一面遣相,这个法子真是妙极了。所以《金刚经》在中国这一千年来家喻户晓、人人传诵,有它的道理在。《金刚经》讲到末后,「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听佛说了那么多,到最后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正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会了,所谓见色闻声都会归自性;不会的人,但听说法不知道反观心性。这也是众生通病,就因为他不能够反观心性,所以仍然用缘虑心、攀缘心来听法,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意识心、分别心来闻法。他确实无知,不晓得分别心、缘虑心决定没有听法的功能。听法的功能是什么?本源心地的作用。这个道理几个人懂?而我们的误会有多么大?我们虽然读了《楞严经》,也读到古大德给我们的开示,我们悟了没有?果然悟了,我们一定能够回光返照,依文字般若(经书是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那就成了大功,不辜负释迦牟尼佛,不辜负历代祖师。可是我们读了经,看了古大德的注解,我们跟阿难一样,还是用攀缘心,还是用第六意识心,实在是辜负了佛祖。阿难当然也晓得是错误、是不对,可他还有点希望,比我们还是强多了,他知道自己有错,希望佛能给他解决。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求佛来救他,这难能可贵。我们现在有这个疑惑不求佛度,还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我们不如尊者之处。「愿佛哀愍」,这句是恳求的话。「宣示圆音」,圆音有三个意思,圆是圆满,第一个,所谓「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叫圆音。十方众生言语不相同,佛一音说法,大家听了都是他自己的言语,都能够听得懂,这实在不可思议。第二,无论是大乘教义、小乘教义,佛以一音而说,一切众生都能够理解,程度浅的人解得浅,程度深的人解得深,大家听起来都有味道,这是圆音。再问问,佛说法有没有浅深?给诸位说,佛是平等心说法,没有浅深,浅深在个人。而佛说法只是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所以说如来是「如语者、实语者」。第三种不思议,有缘之人纵然是远隔他方,亦如对目前;或者有缘之人纵隔多世,释迦牟尼佛与我们今天三千年,他在三千年前,我们在三千年后,如果与佛有缘也如对目前,就跟面对面一样,超过时间与空间,这不可思议,这叫圆音。「拔我疑根」,疑根在哪里?一个妄心,一个真心,这两个碰在一起,究竟是要妄心还是要真心?要真心,必须舍了妄心,这妄心无始劫以来就用它,交情很厚;要是取真心,把妄心舍弃,难分难舍,问题就在此地,这就是阿难尊者疑根之所在。「无上道」是成佛之道,疑根要不拔除,这两者不能够选择,必须要破除疑根,在两者里面有正确的选择,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提。

摘自 楞严经 (第三十六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3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