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这句话说得好,「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於意业之不见他过」,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惠能大师说的。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别人过失吗?他知道。他看到别人过失,他不想别人,他回过头来想自己,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我要有,赶紧改过来;我要没有,欢欢喜喜,阿弥陀佛,还是这句阿弥陀佛,这就对了。海贤老和尚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哪有过失?阿弥陀佛示现一点过失是给我们看的,是叫我们反省,想一想有没有,没有很好,有则改之,他是来提醒我们的。如果能作如是观,三业就清净了;三业清净,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学,戒学成就了。戒再多,出不了身口意这三个范围,佛用这三个字统摄一切修行人所说的戒律,这就是持戒念佛。所以「不见他过」这四个字,我们要非常重视。诸佛菩萨做到,海贤老和尚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见他过实际上就是自己的过失,不见他过就不见自己过,修行功夫要从这个地方去练。没有那些人表演,我们到哪修行?所以,无论示现善、示现不善的,统统是菩萨大慈大悲来教我一个人,他不是教别人,教我的,我完全要接受,接受之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看清楚了,「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这几句话完全是明心见性,大菩萨的境界,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一切没有过失,不但没有过失,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般若经》上给我们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它有什么过?
它有什么染?换句话说,过跟染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妄念里头来的,我们如果没有这个妄念,哪有这种事情?你心里有这些妄念,诸法实相永远见不到。为什么?你自己筑了一道障碍,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道障碍障碍了自己永远不能见性,念佛永远功夫不能成就,没看破!我们这些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最难度的,妄想、分别、执著特别严重。不如农村里头的老太婆,她没有妄想,每天吃饱了、穿暖了,睡得很舒服,她没有妄念,我们妄念太多了。这个社会,多少人晚上不能睡眠,妄念太多,要吃安眠药,天天都要吃,不吃安眠药他就不能睡觉,必须用麻醉药把他的脑神经麻醉了,他才能休息,你说多可怜!这些是什么?富贵人。又如《圆觉经》上说,「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梵行是菩萨行。如果六道凡夫犯了淫怒痴,堕三恶道,修戒定慧生三善道,是不是梵行?统统不是梵行。梵行是什么?前面所讲的,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淫怒痴、戒定慧都不可得,你到哪里去找?性相里头都找不到。相,你想想看,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灭,那个淫怒痴哪一个是的,你能找到吗?戒定慧亦如是。所以佛法也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总而言之教导我们,大乘佛法,眼在色相上修戒定慧,耳在音声里面修戒定慧。戒定慧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那是自性般若智慧,清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哪来的戒定慧,哪来的淫怒痴?这才叫真正的梵行。鼻闻香、舌尝味,身体的觉触,第六意识的分别,六根对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是如来,八地以上。所以一切法中修梵行,证圆满的戒定慧三学,没有起心动念。降一等,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是菩萨。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不造业,他不造轮回业,不造十法界的业,他与这个没有感应,他与诸佛如来的实报土有感应,稍稍往上提一级,他就到实报土去了。再降一等,小乘阿罗汉,阿罗汉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出十法界,他只是不执著,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执著。不执著,什么都好,真正做到随喜功德,普贤菩萨十愿里随喜功德,他能随喜,自己没有意见、没有成见。他能不能看清楚?能够看清楚,比我们清楚,他知道全是幻化。虽然他没有见到,八地才见到,他没有见到他知道,像我们现在一样,我们现在知道,没有见到,要登到八地才见到。
「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是假的,烦恼是我们累积那个烦恼习气变现出来的,不是真的,真的不可得。它存在的时间,这个烦恼习气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也是在这个频率之下,所以你要想到,这么高的频率里头什么都没有了。「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法法平等,十法界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跟佛平等,为什么?众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这是自性,回归自性。《金刚经》上讲这四句话完全真实,「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真的。八地以上就是究竟佛果上的受用,他全得到了。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五集) 2015/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235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