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故名“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而“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所以“应供”。
唐代只提十六罗汉,主要依据玄奘法师翻译的《法住记》,说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随缘教化度众。五代前蜀张玄画十八阿罗汉,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十八罗汉像,苏轼得到此画题了十八首赞,后又为贯休画的十八阿罗汉作赞十八首,每首标出罗汉名称。自此以后,十八罗汉盛行。但因后两名罗汉没什么经典依据,所以说法各有不同,比如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屠钵叹尊者。清朝,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再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而藏传佛教又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既然有个演变过程,为什么不能再诠释?我以为星云大师重新列举十八罗汉正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这组造像综合了传统的诸种说法,以佛陀十大弟子为主,保留了中国佛教常见的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当然,最大胆与突破性的举措就是将三名比丘尼列入。
这三名比丘尼都有着传奇经历:
(大爱道比丘尼)
大爱道比丘尼就是佛陀的姨母。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七日后,便不幸逝世。净饭大王便将太子付嘱给摩耶夫人的妹妹大爱道夫人。大爱道夫人容貌端丽,性情慈和,对悉达多太子的爱护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以至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行后,伤心欲绝,多日不眠不食,以泪洗面。太子悟道以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国说法,度化了跋提王子、阿那律、难陀等人,王孙罗睺罗也做了沙弥。眼见这些,大爱道夫人善根萌芽,不久,净饭王过世,大爱道夫人就要求佛陀准许她在僧团中出家。然而此时僧团中尚未有比丘尼,所以佛陀婉言拒绝,言明在家学佛,皈依三宝,奉行五戒,也一样可以修成圣果。大爱道夫人出家的志愿真切,在三度请求都遭到拒绝后,便带领耶输陀罗及五百释迦族女人自行将头发剃去,披起袈裟,到佛陀说法的那摩提犍尼精舍去请求皈依。终于在阿难的说情下得到应允,大爱道夫人如愿成为僧团中第一位比丘尼,名为大爱道比丘尼,五百女众也跟随出家,为佛门比丘尼之始。
(妙贤比丘尼)
妙贤是迦毘罗城婆罗门首富的女儿,天姿国色,但她却专意修道无意嫁人。尼拘律城的尼拘律大婆罗门要为独生子迦叶娶亲,相中了妙贤。可迦叶也是一个修道者,他与妙贤约定:父母的慈命,我们不要违背;但在除了结婚之际互相暂时握手之外,以后的我们,彼此的肉体,誓不相触。就这样过去了十二年,迦叶的父母相继去世,迦叶便将所有的财富都布施给穷人,毅然出家。随后接受了佛陀的摄化,并在九日之中证得阿罗汉果。迦叶出家以后,妙贤也去出家了。但她投错了门路,加入了一个裸体外道,遭受了许多的羞辱与折磨。后来在一次王舍城的大会上,妙贤巧遇迦叶,请求迦叶拯救她,并追随迦叶到了比丘尼的僧团中,礼请大爱道上座比丘尼,剃度皈依佛门。虽然又因她的美丽而让僧团造谣生非,但妙贤格外认真修行,终于开悟。佛陀后来赞叹她是比丘尼中的宿命通第一。
(莲花色比丘尼)
莲华色比丘尼,名字来自于她的外貌,被认为如同青色莲花一样美丽。
关于她的故事在佛经上有两种不同的本生故事,一种是九岁结婚,怀孕期间撞见丈夫跟母亲外遇,就在产下一女后离家出走并改嫁。十多年后,又发现新丈夫纳的小妾竟然是自己的女儿,就又离家出走以当情妇为业,生出一子一女分别弃养在东西城门,恰巧她的子女被东西城门守门人收养,几年后子女长大又因两家的约定而结为夫妇。她自己也再次嫁人,第三任丈夫恰恰就是娶了自己女儿的儿子!当她通过一个看相的婆罗门得知这一切后,受到极大刺激,再次出走。后来受到目犍连尊者的点化而皈依佛门。另一种本生故事是说她原本是大妇,但忌妒小妾生了儿子,所以用手段把孩子弄死,结果恶报现前,饥寒痛苦,终于看破而出家,接受佛陀教导成就圣果。莲花色比丘尼证得阿罗汉果后,佛陀许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这三个比丘尼出身、经历都不相同,各有喻示,但星云大师将她们列为十八罗汉,不惟是彰显“男女平等”观,也是对比丘尼在佛教发展中巨大贡献的一种褒扬,他曾说:“妇女对于佛教功德巍巍,难以言喻,二千多年来佛教的兴扬与发展,妇女扮演了推舟掌舵的重要角色。”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