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嘎玛仁波切:空性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4-08-28 03:13:40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嘎玛仁波切:空性的好处

“野心人”

人真的有必要培养一下临危不乱的定力。如果一个人禅定力比较好,对发生的事情不代表他没感觉,也不代表他不认为那是真实的。对面演的是假的,他们感受的也是假的,而他们的情绪是真实的。旁边的人吓得大喊大叫,很多人哭出来了,我当然感受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当很多人看到喜剧很快乐的时候,我也可以感受他们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的禅定力很好,生活可以翻过一页页。当看世间游戏,过去的分分秒秒,也就是一场梦而已。如果心毫不动摇,而进入禅定的状态,那么外在显现的一切景象会自然消失,外境并非真实消失,而是清晰可见,只是禅定者不执著相而已。我们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情绪带到生活里,让自己受折磨,而不能轻松地看过一场就放下呢?如果能这样做,我们能坦然面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与未来将会发生的,那不是更好吗?这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讲的定力,不可能说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天底下没几个人会有这种定力;但平常训练一下自己,遇到事情时可以稍微给自己几分钟沉淀一下,理顺情绪,想想应该怎么办,可能很多灾难就能躲过。

禅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最好是远离嘈杂的都市,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山上,最好有很多的森林、野花,很多野生动物。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就比较容易沉淀下来,这是外在环境。

藏传佛教那些经文里都会将这种环境形容得特别美。佛经里说,在这样的环境里,野花漫山遍野盛开,好像专为我而开;到处都是野生动物,好像为我们而活,不会惹人生气、烦恼;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是为我们而存在。把禅定的环境形容得很美,就是到了极乐世界也不容易找到的环境,可以让你一人独享。

我有一个师叔就被这样美好的语言吸引,于是到处找这样的地方,还真的找到了,在四川康定一个很漂亮的山谷里。前面就是草原,草原的正中央一个凸出来的小山坡。坐在小山坡上,一眼看过去,可以看到方圆四五十里远的地方。还有一片小森林,有山泉水,到处开着杜鹃花,野生动物很多,特别是羚羊。我师叔一看,心想:这不就是佛经里所形容的最美好的地方吗?他就在那儿盖了一所闭关房,在里面修行。

修行的真正目的还是在于修心。无论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去检验修行进步与否的方式就是看我们的执著有没有减少、烦恼有没有减少、习气有没有减少等等。如果我们在说自己修行的多么精进,禅定的功力多么的好时,心却遇事就显现出没有被调伏住的迹象,这样的修行成果只能算是大妄语和空谈。

61

万法皆空

他是我们的师叔,他修得怎么样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我们对他很尊敬,每次见了他都毕恭毕敬的,特别羡慕他可以一个人在那样的深山里修行,房子那么漂亮,有森林、山泉水、很多野生动物陪着他。

有一天他去见我师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师父,我特羡慕这个师叔。你看他住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经文里形容的样子,漫山遍野的野花,有山泉水,小山坡上盖着一座独立的庙,周边那么空旷的地方都是属于他的世界。”师父听了我的话,就在那儿看着天花板,神秘地笑了一下,说:“一座野山上修了一所野房子,里面住了一个野心人。”师叔的境界有多高,师父知道,我们不知道。后来我们慢慢才知道,实际上,师叔在里面根本就压不住自己的心。因为他和师父是师兄弟,所以经常来找师父,会把他的心思讲给师父听。原来他虽然享受那种环境,但是心依然在到处乱飘,他是一个“野心人”。

环境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调伏自己的妄念、杂念,躲在哪里都没有用,人还是在红尘里面,在心的都市里面,念头依然在四处游荡。

禅定在佛教中还要更深一层,就是进入空性的境界。

有了空的境界就必须把执著打破。我们既然觉得享受禅这种感觉特别好,还是有执著心,在非禅修状态时就还会有痛苦。比如说工作繁忙的时候,就想念平常清闲的日子,想着该怎么找个时间去入禅,心里就又开始执著了。

任何事情开始都有很积极的状态。当事情进入一个负面消极状态时,很多人感慨这些努力是没有实体的,到最后一场空而已。人生是如此,事业也是如此,享受更是如此,都是空境。这就进入了另一个极端的空间,佛陀讲诸法皆空,很多人就以为是什么都没有,但这句话在佛教里的本来意思是万事万物一切本无永恒的实有,如梦如幻。

空性的好处在于,它将打破我们在进入禅定当中的快乐、光明、无分别的觉受,因为这些觉受太享受,我们就会去努力地贪婪这种证悟,也就是俗称的凡夫受用之禅,进入空的境界,这种包括对外在事物和内在自己的有无皆是,皆不是的执著,佛经上讲:“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性。”

诸法皆空:指的是:“法无我”、“人无我”。如果还执著于任何一方,那么谈空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