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又有许多受了佛陀感化而皈依佛教的在家信众。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乞丐等各阶层的人物。其中能自己虔诚奉行佛法,又能本佛陀精神去做社会慈善事业的,真不知有多少。现在举几个模范人物来说:
(1)、博施济贫的须达多长者
须达多是佛世时代印度的一个大富长者,他的财产、商业、贷款,遍于恒河的两岸。自从见佛起信而皈依了佛教,就用金砖布地构筑祗园来供佛及弟子行道说法。又能本佛教的布施精神,去救济一切鳏寡孤独的平民,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
杂阿含经说他是“家有钱财,悉与佛弟子共”。他自己也说:“自今以后,门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行路乏粮者”。
(2)、助扬佛化的频婆娑罗国王
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和佛颇有缘分,当佛初经他的首都——王舍城的时候,那时佛还是悉达多太子,正在出家,看到王舍城平原,风景优美,就在那里过着托钵的生活。当时频婆娑罗王见到他的相貌庄严,仪表堂堂,愿把国家分一半给他,要他做王。佛答复他:“我为烦恼箭所伤,愿求寂灭膏药涂;纵使能得到天帝宫,竟犹不贪况王位”?王知无法挽留,就求他将来成道先来度他。别了十年,佛成正觉,度了三迦叶归化之后,想起这件事,就带领三迦叶等千多徒众,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说法行化。
这时频婆娑罗王就率领了许多臣民去见佛请法,皈依了佛教。并在迦兰陀竹林,为佛建筑一间竹林精舍,请佛和弟子们同住,专做研究佛法的教育工作。这间精舍计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设有五百个楼阁,七十二所讲堂,规模的宏大,可以想见。当时佛很高兴,曾对王说:“布施是去除贪欲,忍辱是压制瞋恚,作善是远离愚痴。这三者是进入涅槃之门的路径”。
王受了佛这种言教的启示和感召,所以能不惜牺牲种种财物,来助扬佛化,为一般的众生谋福利。
(3)、舍己救群的摩诃男
摩诃男是净饭王的二弟甘露饭王的大儿子,是佛的族弟。净饭王死后,是他摄理迦毗罗卫国的国政。他也是一个诚信佛法的忠实弟子。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说,当时琉璃王举兵攻伐释迦族,大肆屠杀,他不忍同族都被残害,就在宫中的后花园池边,对琉璃王说:“我现在请求你履行施行一个方便,在我跳没池水中没有浮上来之前,你暂时停止屠杀释迦族人,让他们尽量逃走,待我浮上来,你便随意杀戮吧”。
琉璃王以为跳入池水中再浮起来,那不过很短的时间,任释迦族人逃也逃不了多少,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