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爷爷、父亲是家中最受尊重的人,一个家族中,越长者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大凡啥事也都必先告诉长者以做定夺,有好吃好穿的也必然是年长者首先享用,而且家中的儿孙媳妇都要对父母长辈有礼数,嘘寒问暖,不敢怠慢,所以整个家风特别和谐温暖。
而现在,一切变了,长辈父母们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全家的轴心。从孩子一生下来,一家甚至几家人共同看护一个孩子,好吃的有营养的食物每天围绕着,漂亮时尚的衣服天天换着穿,上下放学全程接送,就跟皇太子一样,沉溺在丰富物质的享受中。
这些看似是父母疼爱孩子的举措,其实是在害孩子。因为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是因为有福报才能活命,福尽则亡,过早地让孩子消耗自己命中注定的这些福报,什么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等等,都是在折他的寿,消他的福。
清代纪晓岚在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例子:他的侄子与奴仆的孩子,生时只隔着一堵墙,两窗相对,两儿同时落地。不但生时时刻相同,连分秒都相同。他的侄子到16岁就早夭了,而奴仆孩子一直都活着。
他分析的原因是:他的侄子生长在富贵之家,福报先消耗尽了,而奴仆孩子生长在贫贱的环境中,对福报消耗得很少很慢。
用今天的话来说,因为后天生存环境的不同,各自消耗生命能量的速度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命运完全不同。所以,家中老辈常说:小孩名字叫贱叫丑些,吃粗些,穿旧些,好养,就是上述原理!那么,家长如何做到为孩子积累福报呢?让我们看看前几天浩然讲述的《化解小人大法》中的关茵娣的故事,看她是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的。
关茵娣有一个独生儿子,在孩子出生后,她就牢记“有钱难买幼时贫 的古训,从小就注重培养儿子的爱心。每年的压岁钱都让儿子亲手送给那些在街边乞讨的穷人和残疾人。有一年,儿子买飞机模型的粘纸花超了三块钱,关茵娣就批评儿子爱心不够,随即让儿子写个检讨,还让打个借条,把每月的零花钱提前扣下三块补上,然后再送给寒风中的那些乞讨者。
在儿子上四年级时,关茵娣就让他查字典开始读一些儒释道的慧语明言,重要的句子还抄下来贴在卧室门后,让儿子天天都能受到学习。有一次,关茵娣生病卧床,儿子就给她倒水拿药做粥,面对此举,关茵娣母问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弟子规》上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看着只有10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举动,关茵娣潸然泪下。
还有一次,关茵娣的老同学送来一套非常时尚的新衣服,儿子非常喜欢,很想穿,可关茵娣说:你要喜欢,那就穿上照个相留个纪念,照完相再脱下来。那次照过相之后,关茵娣果然让儿子脱下来,并让儿子亲手送给一个家庭困难的同龄孩子。
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关茵娣都是让儿子穿补丁衣服,而且一件衣服一补就是好几块补丁,而把那些新衣服送给农村的穷亲戚、穷邻居,而且必须让儿子亲手送。
关茵娣经常给儿子讲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使自己一辈子都不起贪心,那就必须从小做到自己最喜欢哪样东西,就向别人施舍哪样东西,一个人要是一生都能做到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送人,那这个人的贪心肯定起不来。
所以,她的儿子在学习期间非常专心,从不考虑去哪玩吃什么香,在初中未毕业时,就因数理竞赛得了第一名,被北京一所高等学府破格录取。待他参加工作后,除了将自己花销和孝敬父母之外所剩下的工资,也都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和去帮助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们。因此,在单位他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威信,不几年便走上了领导岗位,仕途越走越顺利。
相比之下,现在有些父母非常可怜,给孩子打洗脚水,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留给孩子,有的还给孩子买车,可结果呢,孩子不是多病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是因驾车发生事故杀人,真不知家长是奖励疼爱孩子,还是给孩子挖掘坟墓。
在浩然服务的客户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位特别有钱的父亲,经常带着儿子出入各种高档会所,说是为了让儿子见世面,以后好分担他的事业,除过让儿子整天穿的光鲜、天天享受酒桌上的大餐外,还带儿子一起进洗浴场所,父亲找小姐坐陪时也毫不避讳儿子在场,结果只有13岁的儿子慢慢染上了黄毒,没学到商场本领,却沾了一身公子爷气,整天花天酒地,夜夜快活。待父亲发现后,把儿子送到了另一座城市的学校,一次,因惦记儿子,父亲就开着大奔去看望,没想到儿子趁父亲不留意,自己偷偷驾车去见朋友,结果一上路,就和一辆大卡车相撞,人当场毙命。绝望的父亲在儿子火化的时候,才知道儿子已患上了性病。
最后,奉劝父母们,请不要把你小孩命中的福报提前用了,小孩命中注定的福报,要给他保存起来,给他将来用。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