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晚7:00,南开大学MBA国学大讲堂在商学院A602开讲。国际儒家生态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教授,南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乔清举教授围绕《传统儒·道·佛人生智慧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作了一场精彩讲座。活动受到商学院师生热烈欢迎,150余人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还是“邂逅南开与商院菁英筑梦未来”2016年南开大学MBA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完美收官,吸引了30余名2017级备考考生参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亲自感受南开文化魅力的平台。
讲座伊始,乔教授通过提问互动,激起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据历史和逻辑的顺序,乔教授介绍了儒、道、佛哲学的人生要义和主张,“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等主要内容。他用核心概念区分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不同特点,通过讲解“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阐述了厚德载物的观点,提示大家培育良好的道德。
乔教授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强调了担当意识、献身精神和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含了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责任。从社会层面讲,儒家思想引导人们明德新民、修齐治平。从自然层面讲,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培养生态智慧,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
图为乔清举教授阐述社会责任的观点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强调了“自然”和“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慎为、善为。道家思想启发人们要留有余地,容纳事物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
而佛教思想核心则是“空”,强调“无著”和“解脱”。特别是到了宋代以后,儒学吸收、消化了道家、道教、佛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社会思想回归儒家。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乔教授将儒家、道家、佛教的观点融会贯通,提出了仁者要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有生理、道德和审美三重内涵,指内外一体,消除对立,直至达到一种超然的心态。
从《论语》到《大学》、《中庸》,从张载的观点到王阳明、董仲舒的名句,从亲身经历到历史典故和西方哲学,乔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让同学们沉浸在国学智慧的海洋之中。乔教授指出,国学思想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分析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工作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乔清举教授提示同学们要修身律己,不断提升个人修养;要尊重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把握管理和创新的大道;要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利于他人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图为火爆的讲座现场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怎样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怎样处理辩证唯物论与儒家、道家、佛教观点之间冲突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
“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国学讲堂上,乔清举教授带领大家穿越历史,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为迷茫的心拨乱反正,让浮躁的心找到平静与安和。
(记者/摄影:李汝会)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