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有感情的,可是很多都忙于事业,对于那些能够感动我们内心的亲情,实际付出了多少呢?感情不是自私的,最起码在一个家庭里面,它应该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到我们的小孩,还要关注到我们的老人;在单位里面,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上级,也应该与我们的下级搞好关系。这些都要有所觉察,不能没有觉察,完全的放任自己,所以自由是什么?自由来源于智慧,来源于经营,这就是在种好的因,结好的果。当我们的情感来与家庭互动、与他人互动,与社会的互动的时候,它的根本是什么?真正的根本是我们与自己心的较量。
我们这个心看不见,可是它不断地放出信号——这个好吃、那个好穿,让我们忙忙碌碌不断接受它的信号。我们不懂得管理心,这就让我们的人生陷入到生死疲劳,每天都抓很多东西,抓来抓去身心分离,还一直抓。当这种“抓”成为惯性的时候,我们的佛性就被遮盖了,就没办法照顾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了,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知道精神生活的重要,可是人类就像老鼠算卦一样,会忘记自己算出来的结果,每一次都被猫逮住,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是一次一次的失败。有时候,我们得到了情感,就失去了事业;我们失去了事业,就得到了情感,我们永远陷入选择的难题,其实这是因为智慧不够。
就好像一个公司一样,想要更好的经营,就要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整体的规划是计划,它可能会改变,但是核心的思想是什么?在每一个阶段重要的目标是什么?你根据这个目标应该找什么样的人?这个就是佛法所谓的“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到究竟”,这三句话能够解释我们一切的成功和失败。
第一个,菩提心为因。菩提心是我们内心的光明,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佛性,所以就不应该自卑,当我们自卑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有佛性,你的自信就会恢复。你首先要信得过自己,这是生命的基准,养育它的方法。
第二个叫做“大悲为根本”。一个人要有一些大悲心,要有一些情商,要培养他的情商,要善于去挖掘人性善的一面。
善的一方面我们叫做“大悲”,所谓的“大悲”就是一种非常纯净、非常广大、非常人性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因素。时时刻刻要培养它,我们的觉性才能够出来。当你信得过自己,而且生命充满了柔软,充满了情商,逐步地去培养这些生命品质的时候,再去谈你的方法——这就是“方便到究竟”。所以,一个人培养自己的心,或者说修行、做人、做事都离不开这三句话。
一个企业的灵魂也就是它的“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觉察的心。对于你人生未来的境界,你现在能不能够觉察或者发现?能够发现,你才有可能成功,你才会有自己内心的蓝图,所以这个非常重要。当我们按照这个大的佛法框架去理解、解释自己的生活,解释自己的修行,解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如此。
所以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原理。只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没有同时照顾到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们才显得手足忙乱,走了一个阶段,不知道下一个阶段怎么走。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