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话头禅与默照禅

发布时间:2023-02-02 14:45:15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话头禅与默照禅

  惠空法师

  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据我个人学佛的经历,处在这个时代的佛弟子有一种无奈的感慨,即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在座各位也许也会有这样的感慨,我自己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出家的。那么人们如何才能把身心安顿在佛法的喜悦当中呢?参话头是禅宗从宋朝以后一直流传下来的一个法门。我初学佛法时仅知道有这么个法门,但一直没有感受到它的重要性,不知道它的内涵和过程。等我在修行过程中绕了一个大圈,读了许多经论,了解了禅宗修行的一些理论和定位以后,从而透过教理的层次结构重新定位禅的修行方法和境界。十年前我把《大慧宗杲禅师语录》(三十卷)整理出来,虽然我自己并没有亲自实践,但却感受到它的珍贵,各位听完之后也可以体会一下。这些材料取自《大慧禅师语录》十五至三十卷,总共有十条,现在我们一条条地讲解,这十条纲要有它的次第性,分正心、决定志、公案的意义、如何用功、离心意识、静闹功夫、自验功夫、禅病、呵默照、反观心源十部分。

  第一是正心。所谓正心就是端正我们学佛的动机。学佛不是为了求名求利,想当住持,想要跟信徒化缘,而是要了脱生死,住持正法,利益众生。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首先要正心。因此大慧禅师谆谆教悔道:“士大夫学先王之道,止是正心术而已,心术既正,则邪非自不相干。邪非既不相干,则日用应缘处,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

  这句话讲只要我们动机纯正,心术正确,那么你只要一直走下去,佛法就会在你的生命中流露出来。所以学佛首先要端正目的,否则不是着魔,就是下地狱。真正修行佛法的目的是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假若动机不纯,求神求通,那么十之八九是要着魔的。你心神端正地坐在那里参禅念佛,邪魔外道看到你的智慧之光,连靠近都不敢,你怎么能着魔呢

  第二讲决定志。决定志就是我今生就办一件事情,办不好不罢休。假若今天参禅,明天学中医,后天唱梵呗,朝三暮四,你几辈子都开不了悟。所以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成绩。从前我曾迷惑过,假若参禅今生参不透,那么岂不是白费功夫了吗?下辈子再来一趟,谁知下辈子能不能做人?大慧禅师给我们保证了,只要我们今生下功夫,即使现世参不透,来生不会堕恶道,而且智慧很高,很快就能体悟佛法。因此各位不要泄气,即使今生不能够开悟的话,来生一样能够继续修行。

  “所谓决定志者,决欲此生心地开通,直到诸佛诸祖无障碍、大休歇、大解脱境界。”“要参妙喜禅,须是办得一生不退始得。”“般若上无虚弃底功夫,”这是指修行禅法方面,修行般若智慧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浪费。“若存心在上面,纵今生未了,亦种得种子深,临命终时亦不被业识所牵堕诸恶趣,换却壳漏子转头来,亦昧我底不得。”假若我们当世不能成佛的话,就是堕胎转世,也不会昏昧。赵州禅师曾讲过,假若你参禅三十年不开悟,你的恶业由我承担。因此要参禅必须一切放下,专心致志地走这条路。

  第三公案的意义。公案在我们修行的路上起什么作用呢?它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近世丛林,邪法横生,瞎众生眼者不可胜数。若不以古人公案举觉提撕,便如盲人放却手中杖子,一步也行不得。”?

  这里是说邪魔外道盛行,把大家智慧的眼睛瞎掉了,假若我们能日夜提撕古人公案的话,就好像瞎子有了拐杖。这里的瞎眼不是指眼睛,而是指我们的心眼。心眼瞎了,也就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

  “疑情未破,但只看个古人入道底话头,移逐日许多作妄想底心来,话头上则一切不行矣。”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这一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

  就这么一个“无”字便是我们斩断生死轮回的刀子,你看这“无”字多么重要。他说我们只要把“无”提起来,一切妄想就会停止,你看话头的力量有多大。?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字乃是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杖也。”我们身心里面有许多不好的知见,“无”字就可以把我们的恶知恶觉消除掉。

  “昏沉掉举,先圣所诃,静坐时才觉此两种病现前,但只取狗子无佛性话,两种病不着用力排遣,当下帖帖地矣。”?

  昏沉和掉举是静坐时容易产生的两种病,昏沉就是打瞌睡,掉举就是妄想纷飞。这两种病是修行路上的两只拦路虎,除掉它们修行才可以说上路了,修行就有力量了。而参话头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把话头提起来,就不会有昏沉,也不会有掉举。

  “请只把闲思量底心回在‘无'字上,试思量看,忽然向思量不及处,得这一念破,便是了达三世处也。”?

  这时你就开悟了。?

  “日用应缘处,才觉涉差别境时,但只就差别处,举狗子无佛性话。”?

  什么叫“才觉涉差别境”?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别,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境界的分别执著,比如说今天前来听讲的各位,前面是出家师父,这边是男众学员,那边是女众学员,一有这种分别念头,马上举狗子无佛性话,“无”、“无”……,分别的念头就会转到“无”字上面,什么都看不到了。?

  第四是如何用功。“但向日用应缘处,时时觑捕,我这个能与人决断是非曲直底,承谁恩力?毕竟从什么处流出?觑捕来觑捕去,平昔生处路头自熟,生处既熟则熟处却生矣。”“只就这‘无'字上提撕,提撕来提撕去,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矣。”?

  “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生处”指一个禅定的、觉照的、起疑的、参透的心念。大家能一坐下来就定在一处地参吗?各位对这样的功夫很生疏吧?这就是我们的生处。而“熟处”是什么呢?没事找朋友聊天、喝茶、跳舞、下棋、游玩等等,这些我们很熟,学佛就是要把我们的生处变熟,熟处变生,那么如何地变换呢?这就需要我们用这个话头参,将世间好恶、享受、名利、六尘缘影等种种心慢慢消融,慢慢生疏。这时你看到好看的会没有感觉,你也许会奇怪,这么好看的怎么会没感觉?人家跳舞、逛街,你没兴趣。奇怪,你怎么没兴趣,是木头人啊?为什么呢?因为你这颗追逐六尘的心生疏了。这就叫生处熟,熟处生。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平常熟的地方、把追逐名利声色的心慢慢转淡,把觉照、禅定心慢慢地熟练,这是修行的一个转换,参话头是转换的一种方法、方便。我这里举一些参话头的功用,它可以让我们断生死,可以让我们渐渐进入修行的状态,让我们消除无边的烦恼。?

  “既学此道,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著,起一恶念,当急著精彩,拽转头来。若一向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道,亦谓之无智慧人。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山云:‘子真牧牛也。'学道人制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

  这段话是讲怎样修行的,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自己要去反省、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自己的心态。首先教我们不要起恶念,不是不起恶念,而是不要让恶念相续不断。起了恶念不要紧,重要的是赶快觉察恶念,并把恶念停住。所以叫做“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不怕妄念、恶念起来,就怕我们觉悟迟了,恶念起来,马上消融掉就可以,所以用牧牛来比喻。牛比喻我们的心,田比喻恶法,牛跑到人家的庄稼里去,践踏人家的苗稼了,我们就要赶快把它揪出来,不要让它踩人家的田。所以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有了恶念,赶快把它拽回来,久而久之就不会起恶念了。?

  “但于日用应缘处不昧,则日月浸久,自然打成一片。”?

  我们必须在日用应缘处,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迷昧自己的心念,不要起恶念,不要迷迷糊糊的,那么日月浸久,我们的心念就会纯熟在善法上面。?

  “才举起这一字,世间情念自帖帖地矣。”?

  就是说,你把这个“无”字提起来,“无!”为什么狗子无佛性?“无!”什么意思?“无!”那么,人们追逐六尘的心自然就静下来了。?

  “触境逢缘,时时以话头提撕,莫求速效,研穷至理,以悟为则。然第一不得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则被所等之心障却道眼,转急转迟矣。”?

  我们修行过程中,不可以说我要开悟、我要开悟。不要管开悟不开悟,只管参话头好了,要开悟自然就会开悟,不需要你在这儿叫,在这儿想。修行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举话时都不用作许多伎俩,但行住坐卧处勿令间断,喜怒哀乐处莫生分别。”?

  参话头时不要有伎俩,不要有许多小动作、小花样,你就老老实实参好了。参久了,自然知道该怎么用巧妙,不必太多的花招。没有什么诀窍,一句话,老老实实地参。

  “但办取长远心,与狗子无佛性话厮捱来,厮捱去,心无所之,忽然如睡梦觉,如莲华开,如披云见日,到恁么时,自然成一片矣。”?

  参久以后,内心就会成片,就是说你这个话头已经成片了。?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捱。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因此,我们参这个话头,一参到底,不可以换题目,即不能再变换话头。不能说,我今天参“狗子无佛性”,参了一两年,没味道,又参“念佛是谁?”再参三五年,又没味道,再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就像凿井一样,凿了十公尺,没水,再往下凿十公尺、二十公尺还没水,泄气了,换个地方再凿,那前面的辛苦就白费了。假若你能锲而不舍,二十公尺没水再凿十公尺、二十公尺、三十公尺,水自然就会出来。因此你选定“狗子无佛性”,就参个“无”,选定“念佛是谁”,就参个“谁”字,随便哪一个都一样,没有优劣之分,喜欢什么就参什么,就参这一个话头,死死咬住,一辈子参下去。这是教我们用功的方法、参话头的方法。?

  第五是离心意识。心意识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最大的麻烦就是分别,如红、橙、黄、绿、紫、长、短、方、圆等,在相上起分别。不言而喻,离心意识就是叫我们不要用心意识去分别,让我们明白所有心意识的分别都是虚妄的。?

  “聪明灵利者,才闻善知识说著个中事,便眼目定动,早将心意识领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碍,永劫无有悟时。外鬼作殃犹可治,此乃家亲作祟,不可禳祷也。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此之谓也。”?

  聪明灵利者,即有点小聪明的人,听善知识讲禅,一讲便解悟了,那都是自己障碍自己,自欺欺人。你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参你的话头,没有开悟之前,你的观念,你所分别出来的都是妄想。所以他说,你心念一转动,一切知解、分别,那都是妄想,自己障碍自己。所以永嘉大师说“损法财,灭功德”,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意识。所以说,我们一天到晚在魔窟里边转,因为我们在用心意识来分别,参话头就是要把这个妄想盯住。民国时期,来果禅师参话头非常专注,就是在过堂吃饭的时候也不例外,有时会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也不动,因为他所有的心意识的分别都已经被这话头收摄住,他那平常的意识心已经不会动了,他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参“念佛是谁”这个“谁”字上了。这样一直参下去,“谁”、“谁”、“谁”,参到连“谁”字都没有了,所有的平常的举心动念都被它收摄住了,不动了。一次他到回廊外边去,天哗哗地下大雨,他一点都不知道,为什么呢?整个身心集中在那个地方,心意识不会动了。如果你的心意识还在分别的话,那么你的功德法财全被心意识分散掉了。我讲这个例子是说,我们都落在这个心意识的分别当中。?

  “寻常可以说得道理,分别得行处,尽是情识边事。往往多认贼为子,不可不知也。”也就是说,嘴巴可以讲的道理,心里可以想的道理,都属于心意识的范围。这些都是我们的烦恼。你说不会啊,我都是善念啊!善念也是烦恼,也是妄想。你说我都是布施啊,持戒啊,诵经啊,那都是大妄想。这些都是情识边事,都要扫掉。

  “众生无始时来为心意识之所流转,流转时浑不觉知。”我们就在心意识中间流转生死。“若人夙有善根种性,只向不可得处,死却心意识,方知释迦老子道,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是真实语。”我们开悟以后才知道,其实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一个字,说都是方便语言文字。?

  “决欲荷担此段大事因缘,请猛著精彩,把这个来为先锋、去为殿后底生死魔根,一刀斩断,便是彻头时节。”这里“来为先锋、去为殿后”的就是我们的心意识。?

  “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聪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识为窟宅,行住坐卧未尝顷刻不与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觉,与之打作一块。”?

  我们就在心意识中间,生死不断,避之不及,想躲避,想要离开它,没有办法,如影随形。

  “师横机无所让,准呵之曰:汝未曾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

  古代禅师在未开悟之前,也常常犯用心意识去分别禅的这一个病。大家知道,禅不可以说,禅离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离心意识,开口就错,就是这样子。禅不可以用心意识领解,就在这个地方。那么有人会说,禅既然不能讲,那你为什么讲那么一大堆?要知道,我讲的不是那个悟的境,我们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安顿自己。我知道哪些可以讲,哪些不可以讲。我曾经讲过,禅宗没有经典,但禅的典籍很多,禅宗就靠祖师语录流传下来的。禅宗典籍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公案、史传、以教明心、劝学励志等四大类。什么是公案呢?翻开祖师语录,百分之八十是公案。师徒之间,或是禅师之间对答彼此开悟的境界,那就是公案。公案像天书,它讲的内容是什么,我不懂,你也不懂。遇到机锋,我只好投降,跳过去,当故事看。这部分我不看,也不讲。第二是史传。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讲某某禅师什么时候出家,跟什么禅师学,学得么样,他讲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弟子。这是历史,可以讲。第三是以教明心。就是说有许多禅师,他没有修禅之前读过许多经论,或者有些禅师开悟后也读了许多经论,他为了要接引那些读过经的人,就用佛经中的话来讲他所了解的禅法。如永明延寿所著的《宗镜录》,这部书属于禅宗重要的典籍,这就是以教明心。第四是劝学励志。劝学励志是禅师教导他的弟子,你要好好学啊,不要打妄想啊,不要打瞌睡啊,要有志气,不开悟不出柏林寺这个门等等,这些都可以讲。因为初学者心志不坚定,不知道如何上路。?

  第六讲静闹功夫。在台湾有个出家不久的人,他跟我说:“师父啊,我不愿住寺院,我要到山里去苦修,寺里事情太多,你看生活禅夏令营,二百多人,挤来挤去,挤死了。生活禅夏令营结束了,又要开光,又要接待信徒,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叫我怎么修行嘛?”显然,他不知道参禅不可以避喧求寂。为什么呢?这个外在的尘境,不管是噪杂也好,安静也好,都是境。参禅者应对于任何境界都采取淡然的态度,不要起心分别它,你吵也好,静也好,我就是一个“无”字,一个“谁”字。假若今天人多你嫌吵,明天人少你嫌静,那你这不是自己干扰自己的心境吗?你认为吵,认为静,你这不是起了一个吵闹的外境、安静的外境吗?不但如此,而且还起了一个讨厌的心、喜欢的心,这不是妄上加妄,自相干扰吗?因此,对任何境都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排斥,只是随缘照顾自己的心念就行了,这就是静闹功夫。?

  “平昔留心静胜处,正要闹中用,若闹中不得力,却似不曾在静中做功夫一般。”平常在没有人的地方修行,正是要准备有了力量以后好在闹中修行。?

  “若正闹时生厌恶,则乃是自扰其心耳。”?

  第七自验功夫。大家修行一段时间后,看看自己是否得力了,上路了,这便是自验功夫。?

\

  “不识日来随缘放旷如意自在否?四威仪中不为尘劳所胜否?寤寐二边得一如否?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公既一笑,豁开正眼,消息顿亡,得力不得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矣。”?

  这里是说,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检查一下心念有没有能够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所以他说随缘是不是很自在很如意,在生活中、思维当中是不是未被世俗尘劳所干扰,有没有觉得太烦了,太苦了?睡觉与醒着是否都一样?你若能在梦中有一个学佛的样子,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态,这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工夫。?

  “不审燕处悠然,放旷自如,无诸魔挠否?日用四威仪内,与狗子无佛性话一如否?于动静二边能不分别否?梦与觉合否?理与事会否?心与境皆如否?”?

  这一段很有次第。心与境就是说你的心和境是否能融成一片,若能做到这步,功夫就很深了。“殊不知此事唯亲证亲悟,始是究竟。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证尔证,眼眼相对,以心传心。”?

  你在修行过程中要是有有所开悟的想法都是不对的,你自己心想我开悟了没有,我有境界了吗,这些统统不对。正法应是你证我证,我们都清清楚楚的,不用讲话。

  第八禅病。禅病有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指四大不调,肉身出了毛病。心病指我们的禅定境界有了不同的变化,天台宗有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典籍,而大慧宗杲则统统省略掉了。他是从另外的角度谈的,大家一起看一下。?

  “第一莫把知得底为事业,更不求妙悟,谓我知他不知,我会他不会,堕我见网中,为我相所使,于未足中生满足想,此病尤重于语默二病,良医拱手。此病不除,谓之增上慢邪见人。”?

  大家千万不要起念说,我的境界比他高,我已经证了,功夫高了,了不起了,这就是增上慢的邪见,有这样的心念起来都是病。只要你有个心念说,我的境界很高,我的功夫比别人好,这个念头就是大病。真正的禅师没有我怎么样怎么样的念头。

  “语默二病不能除,决定障道不可不知,知得始有进修趣向分。”?

  “语”就是闲话多,“默”就是心定在那个地方不动。真正修禅的人不喜欢多话,话多散心。?

  第九是呵默照。“只管叫人摄心静坐,坐教绝气息,此辈名为真可怜愍。”?

  “此心无有实体,如何硬收摄得住?拟收摄向甚处安著?”?

  有一类人叫人家摄心,把心收摄起来静坐,连呼吸都没有了,这些人修行很可怜,为什么呢?因为心没有实体,像六祖所说的,心本是妄,你怎么收呢?又放到那儿呢?当然,话说回来,要是真能把心收起来的话,那也是要有一点点功夫的,这是对我们凡夫而言。?

  “杜撰长老辈,教左右静坐等作佛,岂非虚妄之本乎?又言静处无失,闹处有失,岂非坏世间相而求实相乎?若如此修行,如何契得懒融所谓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有一种人叫人家把妄想除掉,让心安静下来,宗杲认为这是错误的。假若把杂想、妄想都除掉了,那么你到哪里去求实相呢?要知道,这个实相就在这个虚妄的尘世中求啊!正如六祖所讲的“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随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溟溟漠漠,无觉无知,塞耳盗铃,徒自欺诳。”

  有一类修行人把心念凝敛起来,把妄想泯除到空无的境界,若有念起,随即消除掉,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制心止。大慧认为持这种见解者是落空亡的外道、魂不散的死人。人像槁木一样没有妄想,这固然没错,可这是外道,是个死人而已,不能了脱生死,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其实我们今天要达到大慧禅师所呵斥的这个境界的话,已经是非常高深的禅师了。禅是有浅深次第的,它的境界是无量无边的。大慧禅师所呵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系缘止和制心止,这是很好的修行方法,但以禅的标准来说,它们就是被呵斥的对象。今天,我们所处的时空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不要拿禅的标准来呵斥其他修行方法,因为有很多人还不能接受禅的境界。我们分析这些东西,目的是了解不同的禅法及禅的次第,以便选择适当的修行法门。

  “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难,境空而心不空,心为境所胜,但空心而境自空矣。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则是此心未得空,复为境所夺。此病不除,生死无由出离。”

  心与境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外在尘境要泯除是很容易的,而心则不容易泯除。所谓“缘尽于观,观尽于缘”,就是讲心与境是两相泯除、互相对立、互相消融的。“心空境自空”,这是说真正要空的是我们这颗心。

  第十反观心源。在呵默照之前,大慧禅师是讲如何参话头,教我们不要堕在空心、沉默凝心的方法里边。大慧禅师是提倡参话头的,其实禅到了某一地步后,往往会殊途同归。在他的著作中有一部分很特别,这就是下面讲的反观心源。大家若有兴趣,可以把第十条反观心源与第九条呵默照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他虽然提倡参话头,可他也教别人怎样在起心动念的源头处下功夫。这种法门的特点是向内观,向起心动念处观察。当然参话头参到最后,也会参到念头未起的源头处。禅的方法就是要透过念未起之前的这一刹那。我们看看他是怎样说的。?

  “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帖时,不得放缓,里这是坐断千圣顶颅处,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

  各位注意一下,这里不是提起话头,而是向心未起念之前看。这里的看比较偏向观心法门,这个心不是指第六意识,而是指第六意识还没有动之前的那个心。当然你说第六意识也可以,顺着第六意识启动的源头往前走,这个“看”是把我们这个观察的东西横在那边,我不管你,我就站在那边,像卫兵一样站在那儿,你进来就进来,你出去就出去,我知道就行。可是参话头不是这样,“参”是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冲,一直要冲到心的源头去。参就是着力,疑就是用一个力量往前走,两者之间不大一样,以我个人的理解这个地方所讲的属于观心法门。?

  “故瑞严和尚居常在丈室中自唤云:‘主人公。'又自应云:‘诺!'‘惺惺着。'又自应云:‘诺!'‘他时后日莫受人谩。'又自应云:‘诺,诺!'古来幸有恁么榜样。谩向这里提撕看,是个什么。只这提撕底,亦不是别人,只是这能知昏钝者耳。能知昏钝者亦不是别人,便是李宝文本命元辰也。”?

  这里也有“看”字,看什么呢?看你的举心动念处。“主人公”是什么呢?它是我们的心念,是举心动念的源头处,即生命的根源。要一直看着这个主人公。

  平常我们的妄想念头很多,念头将起时我们是看不到的。有人会问从这念头到那念头之间有多长呢?非常短,只一刹那之间。我们从起心动念处观察,如果我们看,看,看,一直往前看,功夫纯熟后,就会接近心源了,妄想纷飞的心就会慢慢静下来。再向前看,你就知道禅的境界是什么。这是看心的方法,与参话头的方法多少有点不同,永嘉大师平常也用这种方法,它是属于默照的方法。我们认为大慧禅师所呵斥的不是正觉宏智,而是一些不懂得修禅的人所教的凝心敛念的方法。而这种观心源的方法与之绝然不同,它是看到心的源头处。我刚才讲的“主人公”、“承谁恩力”、“未起求径要底一念”等都是说明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平常修行时要把心放在这里,这需要一个慢慢熟练的过程,只要方法对头,就可以有这个禅的力量。以上就是第十条反观心源的道理,大慧宗杲的语录讲的非常明白。所以说禅“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我个人认为大慧禅师的是法门中国历代祖师里最契合中国人的,他用最契合中国人的语言开导出最微妙、最高深、最直接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正觉宏智的默照禅。大家分析后就会明白大慧禅师所呵斥的默照并非宏智的默照禅,在上面我已反复讲过。宏智的默照非常接近于大慧禅师的反观心源。今天我们讲的是取自《正觉宏智禅师语录》,收录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总共有十卷。其中前五卷是参禅公案,第六卷属于劝学励志,七到九卷是应酬,第十卷是偈颂,里面有些代表他个人对禅的理解。正觉宏智的资料很宝贵,尤其是第六卷,七至十卷也有些资料很宝贵。在《大藏经》中像这样有价值的材料不多,可以说是稀世珍宝,它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非常明确的在今生了脱生死的路。?

  下面我们看宏智禅师语录。他在谈到默照禅的理论中对初下手这段讲的不多,只是讲了一点我们凡夫从妄念纷飞的心境中要如何转到修行上去。因此初学者要想从默照禅里得到印证的话不方便。他讲到默照禅以后,一下子就转到有相当境界功夫的层次上去。初学者没有到那个境界,就看不出他所讲的内容,字字都看得懂,文字很优美,但意思不懂。我也一样看不懂,所以只能讲得含含糊糊,大家彼此谅解就行了。每一个禅师教授方法不一样,像大慧禅师的语录讲得非常清楚,非常浅显,也非他常丰富。很慈悲,从初学者下手功夫讲起,可正觉则不同,一起步就上了一个高深的境界,所以不容易让人接受。大家看不懂没关系,慢慢体会。?

  “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如水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然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虚白圆净,旷劫不移不动不昧。能默能知,底处行步得稳,玉壶转侧,一拨机回,分身应世,世界处所,差别境像,俱是自所建立,与我四大同出,何所碍焉?既一切不碍,彼我无异相,自他无别名。”?

  这一段讲的是从初学一直转到开悟,再转过身来度化众生的境界,每一句话都是一直向上翻转的层次。“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潜神,默游内观。”这是叫我们向内看,也就是反观心源的意思。“彻见法源”就是彻见心的源头。“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当你彻见心源时,一切法的有无相貌就没有了。“如水含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然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这一段讲彻见法源后身心清净的境界。“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虚白圆净,旷劫不移不动不昧,能默能知,底处行步得稳。”这段讲这时它非常地寂静,可也非常地觉知。寂不是断灭,耀是光耀觉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在他心中留下影像的觉知,所以“虚白圆净”。一切万法寂静,可是却能了知一切万法,所以叫“能默能知”。“玉壶转侧”,翻转回头。“一拨机回,分身应世”,回过头来,度化众生。“世界处所,差别境像,俱是自所建立”,这时一切都是自心所显现的。所以后面说“与我四大同出,何所碍焉?”身心四大与世界是一体的,没有什么障碍,是自他无碍、身心一体。“既一切不碍,彼我无异相”,人我没有差别。“自他无别名”,自他没有差别。大家要好好体会一下。?

  下面讲坐禅铭。“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照自妙,曾无毫忽之兆。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水清彻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

  这里是讲的寂照功夫,寂照就是默照。寂是如何的寂,照又是如何的照呢?这是需要我们体会的地方。宏智禅师在前面的材料里很快地转到开悟的境界里去了。他有没有起点呢?比如说“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就是起点。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多讲了,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与反观心源作个比较,会发现一点差别。在我讲的观心源和默照部分,从现有的《正觉宏智禅师语录》里可以找到一个下手的功夫,然而我们必须下手去观,去默照,之后回过头来看,就一目了然了。现在我们没有功夫,就会觉得看不懂。

  现在我向初学者再介绍一本著作,它就是永嘉大师的《永嘉禅宗集》,永嘉大师的方法我个人认为与正觉宏智的方法是一致的,永嘉大师讲得非常细腻,非常适合初学者,今天没有时间讲了,各位回去读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