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步红尘 第七集
[ 88.06.18华视播出 ]
真正的心,是无念、无为、无住、不可说的境界,
但是却具足定力与智慧,是一个定慧等持的境界,
安住在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自己。
【生活小故事】:雾误悟
【 惟觉谈禅 】:如何明心见性
问题一
修行学佛当中除了诵经、拜佛之外,最重要的是明心见性。古德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请老和尚开示大众,修行学佛如何『明心见性』?如何透过禅修找到这一念心?
老和尚开示:
外在的物质生活,容易使人迷失本心,而不断地追求声色犬马、功名富贵,往往为了达到目的而做了很多错事。在佛法来讲,迷失心路才会有这种迷惘。儒家讲:「歧路亡羊」,外面的路太多了,这念心就像羊一样,面对叉路走失了。禅宗有一句名言:「十字街头叉路多」,心作不了主,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错路。心路才是真正的路,明白了心路,这条路就是菩提大道。
儒家说:这念心「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心放开则充满天地,收回来则密而不见,就在这不可说、不可说的当下。佛法讲得更透彻,三千大千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把这念心放开,则周遍沙界;收回来只在这一点、一微尘;证明这念心有体、有用,里面具足无量功德、无量智慧、无量的神通妙用。真正的心体是无念、无为、无住、不可说的境界,但具足定力与智慧,是定慧等持的境界,安住在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自己。
以前陶渊明也讲这个道理,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忘言是指悟了这念心,到达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说出来的都是语言、文字的形象而已。但是,真正悟了,也不妨碍说,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一种方便,为了指出一条路以达究竟。如果没有悟到这念心,说也不对、做也不对。
这念心悟了就是道,能安住这念心,人就定了下来,知道人的生命是无穷尽,活在世界上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悟这个心、明这个心、净这个心、定这个心,心安住了,在社会上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错,时时刻刻都是一条光明大路。
问题二
骑牛归家跟参禅悟道有什么样的关连?
老和尚开示:
牛代表我们这个众生心。牛有牛脾气,我们的心就像牛一样,固执、会发脾气。要想把这念心调伏,就要牧牛,好象山上的牧童在放牛,牵着牛的鼻子,不要让牛跑掉了。修行也是如此,把心牛牵好,使这个心不要跑掉,心跑掉了要马上拉回来。这念心因为经常有无明、烦恼,所以要照顾好这念心,要照住这念心,能够照住就等于牧童牵住了牛鼻子,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
牛有时候看到好吃的东西,比如麦子、稻子、蔬菜,就要去吃它一口,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看到好境界就会起贪爱,就会想占有,发现自己的贪心,就像牧童看到牛在偷吃蔬菜、稻子,赶快把这个心返照一下,把它收回来。
什么是返照?什么是收回来?一般人可能不容易了解,讲得通俗一点,就是检讨,就是反省,就是改过,就是察觉。我们时时刻刻要察觉自己心当中的贪心、瞋心、痴心,马上反省、检讨、改过,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洗就是一种忏悔、也就是在牧牛,把心管好,这个心就宁静了。
真正把心调伏了,在佛法来讲就是一条露地白牛。在牧牛的过程当中,有十个境界,禅宗称为十牛图。从开始调心,到最后将心调得很正、很净、能够作主,有十个过程,也就是十个心境。修行学佛,检讨自己的心属于那一个心境,如果合乎最后一个心境,道就修成功了,这个牛就已经牧好了,不需要再牧了。否则自己修道也不知道修到那里了,即使有些人知道「道不离心」,也会产生错误的见解,认为自己是活佛转世,是菩萨示现,这种种邪知邪见,就是以凡滥圣。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心即是佛」,自己就会觉得很渺茫,人生很无奈。能够明白人人都可以成佛,佛不离心,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就会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