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发布时间:2023-03-31 11:20:08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一)

  从过去到现在,每一个宗教都讲修道,而且标榜自己的道最高。很多人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却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于佛经。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不同,对于事情的看法、认识也就不一样;就像盲人没办法见到象的全貌,摸到象鼻就说象似一根竿子,摸到象耳就说象似一把扇子……虽然是同一只象,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因为他们只说对了象的一部分。这就如同世间人看事情,由于每个人的角度、定位不同,看法就不一样,各说各话,没有办法见到事物的全貌,对于修道的见解也是如此。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是超然的,对于道就一目了然。

  道在哪里?道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不假丝毫造作,如《圆觉经》讲无「作、任、止、灭」四相,才能契悟本心。「作」是指作意,例如观想日轮、观想月轮、观想佛像,都是属于作意;吾人本具的心性,非作可致。「任」,指随缘任性;吾人之本心,非放任可致。「止」是止息诸念,将心念停止在一个地方,止观就是把心念止在一处,如观想日轮,就把心专注于日轮的观想上,这都是佛法中的方便法门。「灭」者,寂灭是也;灭色归空,欲求圆觉,亦不可得。「作、任、止、灭」是欲求圆满觉性的四种病态,真正的修道必须远离作相、任相、止相、灭相,因为这念心不能有丝毫造作。《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然无为。例如,念佛要「能所俱空」,念而无念,念了以后不执着念佛的人、所念的佛号;持咒要持而无持,没有能持之心、所持之咒。因为念佛、持咒都是方便法,一切都要归于自性。

  自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不仅要入涅槃寂静,更要发菩提心,定慧等持。假使坐在这里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是静,这只是止,不是道。心念停止不动,就如禅宗所说的「死水不藏龙」,所以除了寂然不动以外,还有灵明不昧的心性。灵明不昧,是每个人都有的灵知灵觉,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灵知灵觉。众生虽然有灵知灵觉,但是不知道净化、保养这念心,吃喝玩乐、追求名利财色,乃至于造作种种恶业,心中了毒,自己害了自己,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大众要了解,清净心才是自己,慈悲心才是自己。

  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自己的心造作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境界,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每个人都会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最后会老、会死,众生将每一阶段都执为实有,把四肢、五官、美丑、高矮、胖瘦都当作实实在在的境界,其实这都是虚妄的境界。在没有死之前,哪一个阶段是自己?平时不知道净心、定心,不知道检讨、反省,等到生病或是命终之际才后悔莫及。

  欲界有情,有饮食、淫欲、睡眠等种种欲染,产生造作、执取、占有,就无法脱离欲界。色界有情,虽已远离欲界淫、食二欲,仍有质碍,因此把所见所闻当作实有,执着这种幻境而迷失本心,不知外在一切是虚妄的,就很难出离色界。三界中最高的是无色界,无色界天是修四空定的果报,由于这类众生但有心识,把心安住在深妙禅定当中,仍然无法超脱三界。

  如何才能离开欲界?检讨、反省,化掉自己的贪心、瞋心、痴心,就能离开欲界。所以要在这念心检讨、净化,依根解结,依自己的六根化除当中的六结。如果分别心太重、执着心太重,就会产生仇恨、取舍、排斥、斗争。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看到外境,知道是好,心中没有贪心、没有执取心、占有心,就是「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理,就是菩提心、就是觉性。理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这念心始终如一面明镜,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寂然无为、寂然不动,就能感而遂通。

  凡夫众生只知道动,不知道静。静坐时,这念心要寂静无为,坚住在觉性上,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念心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坐不安稳,始终想到解七以后的事,有这个念头就是生灭。如果现在功夫用上路,心里根本就没有解七的念头。为什么?因为始终坚住觉性、寂然不动,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安身立命」,如何安身?如何立命?这念心与菩提心相应、与寂灭心相应就是无量寿,十天、半个月,乃至于几十年,一剎那就过去。所谓「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这才是最究竟的快乐。

  --------------------------------------------------------------------------------

  (二)

  诸佛菩萨以禅悦为食,我们想要成佛、成菩萨,一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否则所修的法门、所做的善事都只是福德,福德虽好,用尽就没了。《六祖坛经》讲:「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世间人不了解这些道理,以为做善事可以「将功折罪」,其实,善、恶没办法抵消。善,一定受善报;恶,一定受恶报。虽然如此,但尽量多做善事,念念都是善法,生生世世受善报,恶报没有机会现前,也等于将功抵过,只是过失还在,并没有折抵掉,并没有消灭。修福归修福,福报没办法灭除自己的罪业,因此从现在开始,身口意三业要保持清净,不但保持清净,而且要知道惭愧、忏悔,藉由打坐,化掉心中的杂念,灭除妄想、烦恼,福慧双修,就能得解脱,超凡入圣。所以禅坐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讲得很清楚:「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供养、救济有无量的福报,如果执着这个福报,仅是「生天福」,到天上去享受福报,最后「势力尽,箭还坠」,福报享尽时,犹如往虚空射箭,等到没有后力了,箭又坠堕下来,所以「招得来生不如意」。

  修善虽然有无量的福报,即便享福的时间很长,福报总会结束,所以修行要福慧双修。六波罗蜜中有般若波罗蜜,般若是空性,做了善事,要能所俱空、三轮体空──不执着布施的人、布施的对象及所布施的财物,因为这些都属于生灭法、缘起法,属于有相法门。六波罗蜜的前五度是事,般若波罗蜜是理,每一度都要用般若波罗蜜来观照三轮体空,然后空也不执着,最后归于本心,这是佛法所说的真理,这就是智慧。

  佛有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佛是「三智圆明」,这三种智慧我们都要修。怎么修?要三惑漏尽,漏尽见惑、思惑、无明惑。打坐也是在漏尽这三种烦恼,真正坐到好香就能漏得尽。但是,平时没有基础、没有下功夫,要想在禅堂坐一支好香也不容易,就像参加学校的考试一样,平时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如果等到考试时才练习,不要说金榜题名,要及格都很困难。

  修行也是如此,平时就要用功,不是一年打一次禅七就好,平时有空就要静坐,腿功是练出来的,要练得很柔软,否则,不可能不酸、不麻、不痛。第二,坐下来要收心、摄心,要保持正念,要知道无念、无住、无为的道理。如果平时不知道这些道理,到了禅堂才修习,就不容易相应。明白道理,在平时也练了功夫,有一点点相应了,然后来打禅七,那就是锦上添花。诸位参加禅七就像是在考试,考及格了,每一位都是佛门龙象,都能成佛作祖。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心里没有一点点烦恼、无明,就及格了,这种及格唯有自己知道。

  --------------------------------------------------------------------------------

  (三)

  在禅堂静坐七天虽然辛苦,但是有很多好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造恶业,得到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虽然没有大彻大悟,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体悟,如果能坐到一支好香,那就更可贵了。

  修行要在平时,平时没有用功,在禅堂也不容易相应。平时用了功,在禅堂听到一言半句,很快地就心开意解,或者坐到一支好香,「修行亿万劫,悟在剎那间」,这临门一脚是很殊胜的功德。所谓「有前前,才有后后」,以前没有听过这些道理,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以致于走了远路,吃了种种苦头;现在与心地法门相应,过去的历程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帮助。由于以前经过一番摸索、磨炼,经过种种痛苦、冲击,现在听到这个无上法门,世间的一切就能很快地看破、放下,如果没有过去的发心、努力、磨炼,哪有今天?所以「有前前,才有后后」,过去吃的苦没有白费,现在明白、确定了,不会再走远路了。心地法门是一条菩提大路,悟了心法,就明白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销归自性,能修一切善法而不执着一切善法,始终如此。

  释迦牟尼佛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自言没有度一个众生,因为「能所俱空」、「说而无说」。如果说自己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心中还是存有众生的念头,攀缘心还是存在,并不能与无为法相应。如果认为自己说了种种法门、成就种种功德,那还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仍然是众生。心当中一法不立,才能契悟菩提心、涅槃性。

  佛陀讲因果、讲事理,乃至于一切教化行门,都属于方便法,最终是一法不立。开悟的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喝水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所形容的种种味道、种种感觉,别人无法了解。所以,佛法是实践的心法。

  人是以心为根本,心没有依靠,就觉得空虚、烦恼。一般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事业失败或受到一点折磨,就感觉被逼到走投无路,这个心禁不起一点考验。我们明白心才是根本,清净心、菩提心、不动心、觉心才是自己,只要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就会愈来愈平静,超越了时间、空间,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这时候才知道佛法的可贵、人生的可贵,不会消极、悲观,更不可能去自杀。所以要想救世间、救人类,先要救心,只有佛法的道理才能救大众的心。

  人,一是色身,一是心理。想要使身体健康、自在,必须修福报,福报就从修善法而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切法都是有因有果,要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就应多修善法,要知道惜福、修福。惜福是节流,修福是开源,惜福、修福很重要。这些属于有为法,有为法不执着即是无为法。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都在自己当下的这念心。这念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这念心没有悟,虽然很努力诵经、打坐,还在起烦恼,佛法又成了有为法。诵经的目的是在净心、定心、明心,是在对治妄想,是在启发这念心性,这是诵经最重要的目的。一般人不容易领悟这些道理,认为「诵经有功德,可以消灾、延寿,可以保平安」,虽然是有功德,但这是退而求其次,只是在事上追求,并不了解理的重要。打坐也是有事有理,除了在事上调身、调息,更要在理上契悟,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安住在觉性上,才能明心见性。

  --------------------------------------------------------------------------------

  (四)

  修学佛法的次第就像在世间求学一样,有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阶段。例如:受三皈、五戒,这是属于人道的学校;修十善,就是进入天道的学校;修四谛,是罗汉的学校;修十二因缘,是缘觉的学校;修六波罗蜜,是菩萨的学校;在禅堂打坐,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进入了诸佛的学校。修行学佛不是求得什么,而是心愈来愈清明,愈来愈有智慧,这就是进步。要经常反省检讨,烦恼、妄想有没有减少?身口意是否清净?能不能坐到一支好香?

  要达到如来的境界,先要懂得善调身心,调心不起、调口无过、调身不犯。「调」是对治、调整。打坐时,不起心、不动念,不但恶念不起,连善念也不起,安住在无念当中,就是调心不起。调口无过,讲话不要有过失,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佛经记载,如来不打妄语,所以有广长舌相、有梵音声相,这都是生生世世修来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为什么有这种功德?因为不打妄语,口无过失。调身不犯,身体不做杀盗淫的事,有这种过失要赶紧惭愧、改正。觉悟的人自己能管理自己,调心、调口、调身,调就是对治习气、管理自己。

  修行过程中,要行自利利他的菩萨道,自利是自己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我们在禅堂练就一番功夫,找到一条心路,就能够肯定自己这一生的方向及应该做的事,否则只知道吃喝玩乐、追求名利,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死后与草木同朽。人,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有心灵的世界,这三者都很重要。知道修心、修道,生命就不一样了。

  这个世界是众生的恶业和善业夹杂所成就的世界,要想变成净土,不要在外面追求,「心净佛土净」,只有心清净才能使之成为净土;如果心里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绝对找不到净土。

  佛典里有「琉璃王灭释种」的记载,琉璃王灭释种是源自于前世的因果。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琉璃王对释迦族心怀仇恨,后来琉璃王强盛了,率兵要灭绝释迦族人。神通广大的目连尊者知道琉璃王要赶尽杀绝,于是就选了释迦族的五百个童男、五百个童女,以神通将他们送到天上去避难。战争结束后,目连尊者到天上取回五百个童男、童女,但是这些人都已经化成了血水,这是在劫难逃、业果难逃。

  自己造了业,什么人都帮不上忙,只有自己检讨、反省、改过,才能消业。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业是自己造作,必须自己忏悔、改过,才可以消业、转业。心清净即是净土,心恶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心善就是天堂,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所以,不要走远路,更不可走错路。

  --------------------------------------------------------------------------------

  (五)

  现在很多人都想统领世界,有的国家甚至在世界各地设立飞弹基地、军事基地,一旦国与国之间竞争起来,难免会产生战争。想统领全世界,是宏大的抱负,但是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大学》里很有系统地讲修身、修心,讲三纲领、八条目,就是内圣外王的道理。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与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道理一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从过去到现在,想要统领天下、治理天下,第一步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假使国家的领土大、人口众多、事情繁琐,想把国家治理好并不容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当一国的领导者,先要齐其家。自己的家庭只有几口人,占地不过数十坪,如果连家庭都治理不好,如何统理国家?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法的人间净土,都是要把整个国家变成净土,乃至将全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变成净土,这就要修菩萨行,这是大众的责任。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一个家庭治理不好,不能怪学校、社会,应该自我检讨。做父母的吃喝玩乐,孩子自然有样学样;父母经常吵架、打架,怎么可能教好儿女?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身,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身教、言教引导子女。如何修身?在佛法来讲,父母有慈悲心,身、口都没有不好的行为,进一步受持三皈五戒,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必然和谐。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但要修正行为,还要正心,心要端端正正,不要黑心、偏心、狭心、恶心。心如何才能正?「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无论是做人或是做事,都要以诚信为根本。儒家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心念要真诚,诚意才能正心。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心念要诚,必须知见正确;知见不正确,意识就会颠倒、模糊。所以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修行首重正知见的确立,做人处事也要有正确的观念和见解。「知」很重要,知见要清净、端正。儒家的伦理道德、尊师重道是正确的观念,如果身为师长的人做不到,怎么教得好子弟?

  正确的知见、清净的智慧如何产生?「致知在格物」,这就是重点。格,是改革;物,是心当中的烦恼、物欲、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儒家的思想与佛法有相通之处,原则上、本位上都是以心为根本。格物,就是除去心中的烦恼、物欲,衣食住行要适可而止,革除心中的贪念,去除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贪利的习气。要检讨、反省,检讨心中有没有贪瞋痴;口,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身,不造杀、盗、淫。有了过失知道立刻改进,这念心就光明了,人格就建立起来,就能增长福报。

  禅七是以无为法、以心为根本,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心要达到清净,就必须「致知格物」,惭愧、忏悔、改过,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把烦恼照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统领世界,「格物致知」是一个起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里的八条目。佛法虽然是出世法,但也不离开世间法。

\

  什么是出世?什么是世间?《六祖坛经》讲:「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正见就是解脱,看看自己有没有正见?「邪见名世间」,如果心念都在邪见、愚痴当中,就是世间人。身、口、意三业清净,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就是圣者,不要另外去求圣。佛经讲:「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一切都要从因当中努力,不是在果上求。没有种因,哪里找果?种了因,果报自然会现前。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也不离开我们当下正知正见的这念心、这念觉性。

  禅七当中不论有没有坐到一支好香,这段期间的用功都不会白费,每一位都有清净的功德,清净心就是佛。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坐在这里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看到什么境界都不理它,这就是智慧佛;这念心如如不动,一坐下来,一天、两天、十天……,一年、二年、十年……都不起心动念,这就是如如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就是真佛住世。所以,要想成佛、成菩萨,都不能离开这念心。大家要有信心,相信过去的佛是如此成佛,未来的佛也是如此成佛,十方诸佛都是如此成道、成佛,过去的人做得到,我们也可以做得到。静坐就是要净心、定心、明心,不论外面有什么动静,自己都要能坚住正念、随顺觉性,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