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助念感应事迹

发布时间:2024-06-20 03:11:35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助念感应事迹

文:道证法师

诸位菩萨,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有关助念的问题。谈这个问题,缘起是—因为台湾科技大学有一位学长叫做纯华,她遭遇到车祸,车祸使她伤得很重,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极力急救,却回生乏术。医生请家属们准备后事,而台科大的同学们,和台湾大学要解班的「童子」们,(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故称童子。)大家看到同学遭遇这样的困难,面临这生死的大关,都纷纷发起了高度的友爱,发起了极度的慈悲,要去为她助念,希望她能够平平稳稳地走过这生死的大关,大家都很希望纯华同学能够在大家热诚的温暖护念当中,回到阿弥陀佛的故乡,牵到阿弥陀佛慈悲的手。

然而,孩子们大家虽然有着很诚恳的发心,却缺乏助念的经验,所以大家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着怎么样帮助朋友,末学非常感动于大家的真诚流露,所以也参加了这一次的研讨。因为助念往生,这个问题是「很要紧」,又「很要松」的,(所谓「很要紧」——是要紧登极乐;而「很要松」—是要松开娑婆。)既然是很要紧、又很要松,所以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谈一谈。看大家去为纯华同学助念都很真诚流露,而且很能体谅朋友和家属,讲劝念佛的话也讲得很恳切,大家莫道一念轻微,我们发愿发得很真切的话,那力量是很大的。我们读阿弥陀经要解五重玄义「辨体」这一段,也知道这一念心的体性,是横遍十方,又竖穷三际,因此我们所起的任何一个小念头,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要善用心。

因为当纯华濒临危险的时候,有些佛教徒不忍心看她多受折腾,就建议早点帮她把气管插管拔掉,而病人的眷属通常很不忍心、很舍不得,常常在病人临终的时候,会为这个问题起争议,晨曦社的孩子们也为此起了疑问,问起末学的看法。

末学觉得助念的要点,应该要把握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所讲的——「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这句话。

既然是「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那么往生与否——并不在「气管插管」之有无,也不在「器官捐赠」之有无,也不在「念佛资历」之长短,也不在「念佛功夫」之高下,

☆只是在「佛要救你,你到底愿不愿意被救?」

☆就在这个「愿」和「不愿」的问题。

如果我们信愿坚固,即使有气管插管,也能够往生;(大家想想,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怎么会看一个人有气管插管,就不来接他呢?)有器官捐赠,也可以往生;甚至意外突然死亡,也可以往生。(这是说:「如果信愿坚固的话。」)

反过来,如果没有信愿的话,留着气管插管,也不会往生;故意早拔插管,也不会往生;就算器官都保存得很良好,都没有捐赠掉,也不会往生!(只是会断气死掉,去轮回而已。)

末学这样讲,目的并不是在鼓励大体捐赠,或赞成临终作气管切开插管,而是去助念时,我们所遇的状况,常是「已成定局」——比如「已捐赠」,或「已插管」等等,所以,并没有机会让我们去决定「要不要」、「该不该」,也没有时间让我们去讨论争议。(比如纯华就是「已插管」急救。)因而,也只能就当时「已成定局」之状况为立足点,来提起信愿念佛。

我们的心念焦点,就要放在「信愿念佛」,心念不要放在「插管啊、器官啊」,这些枝末的问题,这是我们助念要注意的观念。

讲到这里,先提一件真实的事例:有一天下午,末学和台大晨曦社一群教授、学生,到大林慈济医院,要去探望社员(棒棒学长)的妹妹,我们一行人,本来要到「外科加护病房」,可是正要搭电梯时,恰逢该电梯前在洗地板,满地泡沫,于是改道,去搭乘另一电梯,按键无误,而电梯门一开,却是——心莲病房(癌症末期病房)。

末学知心莲病房,不开放参观,故不敢入,因此,又改乘另一座电梯,仍按外科那楼,可是很奇怪,门一开,又是——心莲病房。

第三次,还是如此,而且,电梯口,又有慈济委员志工,以无比亲切笑容,热诚请我们去观赏—她们为癌病人的手语演出——爱洒人间,「盛情不忍却」之下,我们就应邀入座,用心来体会学习。看到眼前,脸上有大肿瘤的病人,坐在那儿聆听志工的法音宣流——

当她们唱到:「他们默默,怜视着人间,他们不忍,地球受毁伤,他们心疼,苍生多苦难,他们永远陪伴,肤慰人间。」末学已忍不住串串滴落的热泪,正擦着泪永,忽然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恭恭敬敬来跪在末学面前说:「师父,可不可以请您到病房,为家母开示?」(她是见到有出家人出现在病房,就把握机会来请求,而末学以为是——因一般癌病人,多半心情不好,所以家属来请出家人,去勉励安慰一下。)

这当然义不容辞,可是遵守慈济规矩,末学还是先请问志工菩萨,征得同意,而一入病房,才知道——这位病人由早上就已昏迷不醒,而且眼睛时而会往上吊、转动,又持续发出阵阵呻吟声,好像「受苦难言」的样子。

当时,末学刚第一眼见到病人,竟觉得有点面熟?——阿弥陀佛!想起来了!过去偶然间,和她曾有一面之缘——几个月前,末学为其它缘故到慈济,无意中路过她的病床,当时她躺着,而一瞥见有出家人经过,就不顾身上有许多的点滴插管,立刻奋力撑起来,要下床顶礼这素不相识的出家人。

末学见状,很不忍心,急说:「免礼。」一面上前去扶她躺下,她就顺意躺下,但合掌含笑,为「没有顶礼」致歉,当时末学很感动,称赞她,所以,旁边的一位志工菩萨,就随缘介绍说:「这位病患,是慈济委员,而且她已签字捐出大体,要供医学院解剖用。」因为她对三宝的恭敬流露,和捐大体的事,使末学印象特别深刻,没想到——事隔几个月,再见面,她已昏迷,濒临命终,而她那「未完成的一拜」,也种下了今日临终助念的缘。(大家莫道「一念」轻微,莫道「一拜」轻微啊!)

末学请问她千金说:「令堂菩萨平时有什么罣碍吗?」她千金说:「没有,平常她只念着:希望佛菩萨早点来接她往生。」(很好!信愿坚强啊!)而末学想起,她「捐大体」的事,不知这临终的肉体痛苦,会不会使她心乱罣碍?(但她捐大体,已是事实,而在那临终紧要关头,不是讨论「适宜不适宜」的时候。)与其瞎操心,不如静下来,提起信心,求佛念佛,所以末学在她身旁,先静下来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她,加被她临终无障碍,(此是佛本愿,如是祈求则是相应、信受。)也祈求佛加被引导我、左右我,让我知道为她做什么。

大家一起念佛,说也奇怪,她病房中站满了一群虔诚念佛的人,竟是错搭电梯来的!电梯会停错,因果可一点儿都不错!连慈济平日照顾她的护佐也跪在床边一起念佛,真是她平日信愿,不可思议的感召!

念佛一阵之后,末学就在她耳边轻轻说:「您是伟大的菩萨,我们都很尊敬您,既然您已经捐出大体,那么,您的身体就是『大爱的身体』,不是您的了,大爱的身体,佛菩萨自有安排,因此您不必再为它罣碍,不必再为它受苦,就把大爱的身体,放心交给佛菩萨安排,阿弥陀佛莲池海会,已经准备了盛大欢迎会,欢迎您,为您颁奖,您赶快去领奖,去极乐世界领奖!」

末学讲到这里,原来痛苦呻吟的她,竟停止呻吟,而且笑了起来,还由棉被中伸出手来,摸索着和我握手。但是眼睛还张不开,末学请出忏公恩师加持的大悲水(原来打算带给棒棒妹妹的),以棉棒沾着大悲水,擦在她眼睛周围,(心中默祷请阿弥陀佛来为她擦,带给她光明正念。)末学也没预期,而才刚擦好——她马上眨一眨眼,上吊的眼神恢复明正,睁开眼睛!

说真的,末学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戏剧性的转变,真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也证明——「她平日信心念佛,求愿往生,临终即使昏迷不醒,佛也有办法的!」弥陀大愿必会兑现,一切自有巧妙安排,佛菩萨不但安排度她,同时也度我们一群增长信愿。

您想想,我们一群人,都和她素不相识,而且,末学是要去探望另一人的,竟因「电梯」因缘,全都去为她助念,这不是很奇妙有趣吗?而念佛之后,她戏剧性的转变,也给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她醒来后,问医师说:「我的身体是不是都坏了?」慈济的医师很慈悲,也很婉转地回答:「我们都很爱您,但这是自然的事。」她听了之后,就很坦然,请求助念往生,先在慈济心莲病房温馨的助念室,后来又一路念佛,回家,正念分明往生!若以人为力量来安排,我们这群人要由南北会合到大林念佛一支香,可以说很难,她也不知我们各住何处,要如何联络上,但她平日的信愿念佛,自然感召佛力加被,大家搭错电梯都同来助念。

末学讲这件事,是和大家互相勉励——佛愿力不虚,自有巧妙安排,我们只要信佛力、靠佛力,安心念佛就好!担忧太多的人,就是信心不足,应在「信」上多下功夫,把心的焦点,放在信佛,自然无障碍。佛甚至能由地狱、刀山、剑树中把我们救出来,令我们安心不乱,往生西方,何况解决人间小小气管插管,大体捐赠的问题!(这对佛绝对没问题,凡夫医生都能麻醉令人不痛,何况是佛来,一定能加被令人不痛不乱。)

相信佛自有办法,才能真安心念佛不乱,临终的不乱,是佛与圣众现前慈悲加佑才令心不乱的,是「佛力」的加被,使我们不乱,既是「佛力」,我们有什么好操心、好讨论的?

与其瞎操心,不如信心念佛——没插管(没伤痛)的,是佛愿所摄受,佛力所能接引,有插管(有伤痛)的,也是佛愿所摄受,佛力所能接引。临终紧要关头,只要快提起信心念佛,不容去讨论太多枝节(「信愿念佛」以外,皆属「枝节」)。心耗在「讨论争议」上,就绝不在「念佛」上!一错过良机,就太可惜!

当然,如果明知是「临终」,末学绝不赞成多作「插管」一举,然而,问题是——「是否临终」,这点很难事先决定,站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立场,遇病人只能尽力抢救,(不能一概假设为「临终」而不救)。

是否临终,是要看救治成果的,——能被救活的,当然就不算是临终,——救不活的,就临终。

事实上,也有许多人,濒危被救活了,故重点若放在倡导「不急救」,可能也会有「误人生命」或「草菅人命」之过失,除非病人及家属自己先决定签字拒绝急救,否则医护人员不急救也会被怪罪。所以,旁人很难以代为决定此事,而强去代作决定,也未必是好,因为凡夫无神通,不知临终人真正心意(也有可能——临终人很想被急救)因此,以凡夫散乱妄想心,自以为是,去代作任何决定,未必明智,不如谦卑恭敬,一心念佛,自有好路。

再说,对「已插管」的人,临终前,若又刻意先去拔管,对其肉体而言,「拔掉」,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刺激动作呢?反而变成临终作「拔」之手术,(大家应有经验,有伤口时,「碰触它」,比「不动」更痛,是否?)对其心情而言,除非他真了解「拔管」的好意,否则,在他的感觉——也可能是「被迫窒息」或「被夺去生机」(甚至是「被杀」)。

他若信愿求生西方,当然没问题,但,假设他不愿生西方,而是很想活在娑婆,别人自作主张,强替他拔管,他也可能起瞋恨心而受苦,并不见得会因拔管断气,就解脱痛苦,所以,末学选择「一动不如一静」,而集中心力在信佛念佛。

助念存心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是感恩临命终的人,他亲自以生死的痛苦来帮助我提起正念,是他为我助念啊!——是他帮助我发起信愿念佛的正念,否则的话,我必然是在睡觉、打妄想、作白日梦、甚至是在造业堕落。

也感恩阿弥陀佛安排接引我,安排他来为我助念,所以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态,绝对不要以一种高姿态去指导人。助念并不是要去指导、或者去命令、或是去帮忙,而是要以一种谦卑的心来祈求,祈求——阿弥陀佛以本愿的大力来接引,也祈求——临终的人在茫茫苦海当中,能够牵到佛的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