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1966年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 三藏大法师 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陕西法门寺住持、北京龙泉寺住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本报记者陆航/摄
核心提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今日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详解自己对于佛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示佛陀教导人们要报国王恩,也即报答国家的恩德,这种佛教传统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爱国 思想相吻合。由此可见,佛教中的诸多理念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广泛的宗教伦理支撑,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符合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
原题:佛教文明跨越千年追求人类共同福祉 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2000多年前,始于西汉都城长安,跨越陇山山脉,经河西走廊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不仅见证了中西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各宗教的交流与传播。在丝绸之路上,除了兴盛的佛教外,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多个宗教与民族文明相遇融合、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探究千百年来,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发展、丝绸之路上各宗教间的对话,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丝绸之路见证佛教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代丝绸之路贯通远东、中亚、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见证诸多宗教的传播与交往,汇聚了不同宗教的智慧与贡献。在中国倡导和推动 一带一路 构想的大背景下,请您谈谈历史上佛教与丝路发展间的关系。
学诚:丝绸之路又被称作 佛教之路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均盛行佛教。新疆境内沿丝绸之路遗存大量的佛教石窟,喀什的三仙洞、吐鲁番的雅尔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和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都是当年佛教兴盛的见证。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经济文明的象征,那么佛教就是汉唐盛世精神文明的代表。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大幕,而后东汉明帝遣使入西域求法,于公元67年迎请印度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由此在中原大地上落地生根。再经魏晋南北朝,佛教到隋代已相当繁盛。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到唐代贞观年间,佛教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华严、天台、禅宗、律、净土、密等八宗并弘、竞放异彩,高僧大德辈出,玄奘大师便是著名代表之一。他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求法17年,行程5万余里,回国后在长安与弟子一起翻译大小乘佛经75部一千多卷,为中国佛教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汉朝到唐朝,丝绸之路沿途即现今的新疆、甘肃、陕西、宁夏等地都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最密切、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也是佛教弘扬最兴盛的地方。而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佛教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政府提出了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佛教也将在这一宏伟战略实施中发挥出自身的文化推动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友好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文化对推动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建设有什么作用?
学诚:2014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 一带一路 建设时指出,要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而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佛教倡导 一切法皆是佛法 的理念,圆融对待一切宗教,具有不执成见、兼容并包、广纳一切的胸襟,让正信的佛教徒比较容易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学问都是佛法深邃智慧的应机开显, 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陀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民族的差异,制定戒律教导弟子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认为 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佛教还特别讲求 随喜 的精神,无论任何众生,只要是其思想、行为有可取之处,佛教徒皆赞叹欢喜。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认为佛教在传入一个国家后,一般都能与原有的宗教友好相处。
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见证了这一判断。一千多年来,丝绸之路沿线不仅佛教繁荣兴盛,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宗教的传播。不同宗教与民族的文明在这条通路上相遇融合、共同发展。另外,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宗教文化交流的信仰之路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路。各国人民在贸易往来的基础上,搁置宗教文化差异,发展经济,消除偏见,促进宗教内外部的和谐。宗教的和谐,文明的交往,为新丝绸之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地区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到不同的文明完全有可能各美其美,共生共荣。在全球化的今天,我相信佛教依然可以像过去一样,为各国的经济交往和各民族的友好共处奠定坚实基础。
佛教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报》:宗教是人类信仰的一种重要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宗教在社会意义上是对其所在的社会之反映,不应脱离其社会处境来空谈宗教。而在文化意义上,宗教则保留、反映了人类文化的遗存,显示出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变迁。中国的佛教文化中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
学诚:在中国的佛教建筑、雕塑、绘画和服饰等方面,处处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建筑上,由于受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国的寺院围绕中轴、左右对称、先殿后堂、主次分明,体现了儒家的礼乐制度,强调有序和界限分明,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印度的佛教庙宇。早期的佛教人物塑像和绘画大多带有西域特色,符合印度的审美观念,随着本土化进程的加深,佛教人物塑像与绘画创作都有汉人的面貌特点,符合古代中国的审美观,更加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在佛教理论方面,汉传佛教融汇了中国儒道文化的要素,成功实现了佛教的本土化。东汉时期佛教初传,为了让中国人能看懂佛典、理解其中义理,当时的译经者采取道家、儒家和阴阳家等学说的词汇与概念,来解释印度佛教经典中的名词及思想,此谓格义佛教。格义佛教虽然会造成对佛教教义的曲解,却是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对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具有重大意义。两晋时期,一些僧人受玄学学派启发,力求融会贯通佛学义理,他们只求意达而不拘泥于文字,于是佛教般若学依附玄学而得以兴盛。他们既是中国汉传佛教独立理解佛法、建构本土佛学体系的初步尝试,也是汉传佛教融合儒释道智慧的深入发展。此后汉传佛教的各宗派 天台、华严、禅宗等一直将中国儒家道家的心性论、伦理观等融摄到佛法中,有力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华严宗宗密进而致力于 五戒 与 五常 的融合、佛道和孝道的融合等,将汉传佛教融合儒释道的智慧推到一个高峰。明朝末年,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 四大高僧 继续力倡三教融合。充分中国化的汉传佛教融合了儒道思想后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佛教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论,并延续至今,仍有众多信众身体力行践行这些理论。寺院不仅是佛教建筑的集合,更是僧人实践佛法的场所,因此保留了诸多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比如在龙泉寺,规定凌晨四点起床,晚九点半休息,起居规律贴近自然;个人生活崇尚节俭,出家人除了拥有衣物和书籍等必备的生活、学习用品外,尽可能降低对物质的要求;开辟 大地心有机农场 ,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残余食物可用作有机堆肥,减小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危害。
佛教不仅吸收了大量中国本土文化的精华,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汉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对 仁 的定义,《论语》中孔子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 仁 ,只是就着弟子的根器和因缘去点拨。儒家 仁 的实践基于当时的社会结构,也就成为一种等级秩序下有亲疏、差等的爱,是以自身为中心的;道家讲 清虚淡泊 、 全性保身 ,亦偏重于以一己生命为中心,而佛教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则将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后世儒者讲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与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的观念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到古为今用。
佛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佛教文化中慈爱感恩的处世方式、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净恬淡的精神境界、和合共生的生态智慧,对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弘扬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请您谈谈这一点。
学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24个字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相得益彰。例如,佛教里的智慧强调 无常 ,即世间万物都以变化的形式而存在。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激发了种种可能性,鼓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事物而努力。正信的佛教徒面对人生的进取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敬业 的一种体现。佛教里的慈悲建立在 无我 的世界观之上。不一味执着于自身的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才会真心诚意地善待和帮助他人。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教徒这种慈悲心的力量,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友善 准则。
佛教还特别强调知恩报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提到: 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 在封建君主时代,国王是国家的象征。佛陀教导人们要报国王恩,也即报答国家的恩德,这种佛教传统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爱国 思想相吻合。由此可见,佛教中的诸多理念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广泛的宗教伦理支撑,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符合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在弘化和践行道德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其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健全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对我们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具体启示?
学诚:佛教最核心的教义是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阐释了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佛教徒视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但其义理较为艰深,绝大多数佛教徒所理解的只是三法印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即因果报应和生命轮回。反映在具体操作层面, 三法印 则是对行为、语言和意念方面的规范,也即佛教的戒律。佛教徒在自律的前提下,严格依照戒律的要求修正自身错误,从而实现心灵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已经成功本土化的中国佛教在戒律方面的实践,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和平教义益于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报》:宗教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政府要从国家对外战略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高度来审视宗教问题。您曾提出,加强宗教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请您详细阐述下。
学诚:作为人类重要文明,宗教根植于人性深处,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有限性,体现了终极人文关怀,对奠定整体人类文明,完善人类社会福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和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无论哪个民族与国家,都面临与其他文明或宗教的互动与交流。不同民族与国家,文化与宗教背景各异,会影响其解决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的方式。
正是由于宗教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有重要影响,一些抱有特殊目的的宗教极端主义者以宗教的名义,歪曲宗教教义,煽动宗教狂热,制造宗教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的;但其宗教形式的幌子对普通群众和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导致被蛊惑者无比狂热,作出毫无意义的 奉献牺牲 ,甚至走上滥杀无辜、残害群众的道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新疆发生的宗教极端主义活动断章取义地利用伊斯兰教经典中的只言片语,对经典教义进行极端化的解释。这种以宗教为名,实行分裂和暴力恐怖的行径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及宗教信众的强烈反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提倡和平仁爱,反对暴力极端,而暴力恐怖活动是正确宗教信仰缺失的后果。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是亚洲人民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广为世界各地所接受。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思想对抵御宗教极端主义可发挥重要作用。从佛教视角来看,宗教极端主义盛行的一个原因,是极端分子不能真正通晓 因果报应 的道理。佛教徒认为杀生等恶行会使当事人感召受苦的果报。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他强调,要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正面引导,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彼此融通互涵,共谱和谐主旋律。中国历史证明,宗教极端主义与社会为敌、与生命为敌,素来不得人心。要解决宗教极端势力构成的威胁,除了采取各种直接措施,还须净化社会风气,劝人向善。佛教倡导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理念有助于净化人心,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有益于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报》: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宗教文化曾达到的灿烂辉煌。今天我们强调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时,是否需要认真考虑 文化走出去,宗教可先行 ,即在海外以宗教文化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体悟、接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真正认识儒教的 仁 、 礼 ,道教的 道 、 德 ,佛教的 禅 、 慧 ,以及中国民间信仰对忠义、诚信、公正的敬仰与持守?
学诚:进入20世纪,在西方人对其文明进行反省的同时,其他民族亦开始文化自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找到适合自身民族状况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重拾自信,中华文化复兴的意识日益强烈。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本有优秀文化的体认,也是实现 中国梦 的动力源泉。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儒道二家以其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深刻洞察,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底蕴,而佛教传入中国并成功融入中华文化,与儒道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家谈仁者爱人,礼乐教化;道家尚道法自然,清净无为;佛家讲好善乐施,觉悟自在,三者相得益彰。随着时代发展,佛教的现代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颇受重视。佛教所提倡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亘古常新,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和睦的社会秩序有直接的教育意义和约束作用。而佛教平等圆融、普度众生的教义超越时代与地区,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精神追求相一致。另外,佛教把人类内心世界分为四个层次:感官层次的世界、理性层次的世界、内省层次的世界、悟性层次的世界 不同层次的内心世界,代表着生命不同层次的自我实现。因此,佛教不仅致力于探索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而且致力于追求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这些认知体系符合全人类和谐文化的实质。我相信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必将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