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凡佛教徒,无论是剃度的僧尼还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是素食主义者。那么,学佛是否就必须吃素呢?
佛教流传之初,确曾有禁止吃荤之规,但当时的“荤”并不是鸡鸭鱼猪牛羊等类食品,而是指那些气味较浓烈的蔬菜,如葱、蒜、韭菜等。
那时佛家虽未禁断肉食,但严格规定只能吃“不见、不闻、不疑”之肉,又称“三净肉”(即眼不见其被杀、耳不闻其被杀、心不疑其因我而被杀的动物之肉)。由于食肉与佛教戒杀生的观念确实存在矛盾,有些部派也曾提出禁断肉食的主张,如在《涅槃》、《楞伽》、《楞严》、《梵网》等大乘经典中都明确提出了“食肉戒”。中国佛教素食的传统大致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武帝(502—549年在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主张恪守戒律,在位期间运用皇权大力兴佛。佛家强调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其中不杀生是指戒杀一切有情生命,包括各种动物。梁武帝认为食肉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的戒条,他以帝王之尊劝导和命令僧尼断肉食素。自此以后,素食逐渐成为僧人的习惯。
可以说,中国佛教素食观念的形成,是佛教传入后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调适、融合的结果。既然如此,考虑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与吃素划上等号了。事实上,今天的印度、泰国、斯里兰卡、日本等国,以及我国蒙、藏、傣等少数民族的僧尼都是允许吃肉的。 在一些地区,如西藏、青海等地,多崇山峻岭,不宜农耕,只适宜畜牧;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为生,食物中也多有牛羊肉。对他们而言,吃素菜反而是难以实现的奢侈。
综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佛教的守戒行善之规,体现了慈善悲悯的情怀;很多佛门弟子是基于慈悲而戒杀生,因戒杀生而自觉不吃荤的。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