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吉美林巴: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发布时间:2024-08-11 03:13:54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吉美林巴: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吉美林巴尊者开示

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变成大菩提道,不至于半途而废,就要发展其潜力。为了使经过努力的事业变得更为有意义,必须做回向。关于回向,分三个部分进行叙述:安立总论、具体叙述、怎样做回向。安立总论包括性相、词义、需要三方面。先说性相。

有漏或与此相反的无漏,由二真谛所摄的一切善根的行为,都要变为无尚的菩提道。比如,黄金的本性从来是宝贵的,若是不经过能工巧匠把它制造成身、语、心的所依,那它就不会变为福泽物。《现观庄严论》说:“只有做完全特殊的回向,它的作用才变得殊胜。”

词义。“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变成大菩提道,不至于半途而废,就要发展其潜力。为了不与其他名词混淆起来,就称为“回向”。

需要。将一切善根发展成为大菩提道,这是佛教特殊而无尚的正法的需要,只有通过做回向,才能达到此目的。关于这一点,外道典籍和其他典籍从来没有规定过。《殊胜赞》说:“将积累的全部福泽,回向给广大的众生,薄伽梵的亲切教诲,其他典籍从无记载。”所以,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这是非常重要的。若只有细小的善根,如能先发菩提心,中间做到无缘,最后去做回向,也不会浪费所积累的善根,甚至能使之得到发展,成为菩提之因,能获得大菩提果位。这与解脱和一切遍知的道路联系紧密,因此十分必要。比如,把一滴水滴入大海,这滴水在一劫时间里也不会干掉。《智慧海所问经》说:“将一滴水滴入大海,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枯干;为菩提而回向善事,未获菩提果位之前,善事也不存在浪费。”

以上的话,《智慧无尽经》也同样说过。假如不做回向,善根会在中途消耗殆尽。胜解行的大部善事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出于善心所做的善事之结果,暂时能得到善趣,但也可能完全耗尽;即使不耗尽,福泽也会变得浅陋,往后想获得果位的后劲极小。若对圣者等再生忿怒等恶业,就会使善根耗尽。

《入中观论》说:“善根完全耗尽,不再产生财富。”《入菩萨行论》说:“花费千劫时光,积累无数善根,施舍巨大财富,敬供如来佛陀,这数不尽的善事,竟被一次嗔恚所毁!”这是说,只能为一切遍知的方面去做回向,不能逆于这一方面,否则会半途而废,难获大菩提果位,只成为一般的善根。《离庶毗子所问经》说:“诸多善事变成了微弱的结果,就是因为没有向一切善事方面做回向。”只有凭加行、正行和结行去做善事,才是顺解脱分的善事。否则,只能叫做顺福分,其结果是非常微小的。以上是安立总论。下面具体叙述回向与有关方面的界限。主要有:回向的对象在福泽上的区别、回向的对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回向的方便道之间的区别,共三条。

回向对象在福泽上的区别

没有三毒之心所做的身、语、心所积的任何善事,都是所做的业的善事。《宝珠论》说:“没有贪爱和嗔恚,这样做的业才是善事。”施舍、守戒、修行,共有三种积福方式。从施舍方面积福的话,具体内容有四项:“财施、法施、无畏施,还有悲施,四种施舍,常常去做。”具体怎样做呢?有诗说:“及时施舍,永不后悔,心爱之物,乐于施舍,施舍完了,不望异熟。”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条件,就可以向成佛的事业做回向,这一福泽里面就包括着四种施舍。根据《广藏》、《汇集偈》、《三聚经》等的精神,在十方世界里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些世界里有三时佛陀。他们首先发菩提心,最后圆满成佛。在这期间,从六个波罗蜜多方面所积的善根,以及聚跟菩萨、独觉佛、有学道的声闻、无学者的声闻和佛陀们的那些天、人等所积的有漏的、无漏的全部善根,都可以用大智慧加以回向。《大方广佛华严经》说:“存在于十方世界的所有善根,都可以反复加以积累,为了安慰所有众生,让他们都得到利益,用大智慧向他们做回向。”

回向的对象之间的差别

这些善根要全部回向于成佛的事业,而不能为得到大梵天、帝释天、转轮王、边地小以及他们的随从的果位,或为了得到他们的圆满的财富而做回向。后者不是好的回向,因为这些安乐是暂时的,处于轮回之间,没有超越痛苦的结果,为此所做的善根只能为究竟意乐目的而加以积累。所谓“究竟意乐”,仅仅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得到解脱,而去追求声闻、独觉佛的果位而去做回向。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专门谋求安乐,反使利他事业成为圆满成佛方面的障碍。真正合格的回向,恰如《大般若经》所说的那样:“一切善根只能向一切遍知方面,而不能向声闻和独觉佛方面做完全的回向。”

回向的方便道之间的差别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抛开回向动机方面的错误做法;二是要采取正确的做法。

对于第一方面,要以坚定的信念回向积福,不过,对行持布施的三轮有相者,并不具备无所得的智慧,所做的回向也有罪过。《八千经》说:“持所缘想法的人,并不存在回向。为什么呢?因为所缘里掺杂着毒素。”因此,对物、对思想、对境持真实贪爱的是三轮妄念,成了所知障。依怙弥勒说:“任何三轮妄念,俱为所知障也。”

那么,怎样才算回向的正确做法呢?以方便菩提心的智慧和无我精神加以完全回向,才是具备了四佳的回向。有诗说:“好的所缘和教诲,好的方便与厌离,好的行为和本质,加上正确的祈祷。”这才是四佳回向的条件。方便是由菩提心所摄的,将所积累的一切善事,都作为与量等齐虚空的无数众生共同成佛的愿望,并持此恒存。寂天大师说:“直接也好,间接也罢,除了为众生谋利益,不做其他事情,一心为了众生,把全部的善事,回向给为众生获得菩提果位。”在这样的菩提心摄持下的福泽的果实是用之不尽的,而且还会得到顺利的发展。这比一切善事都要殊胜。《菩萨行论》说:“其他一切善事,如同芭蕉树一样,果实摘光了,树枝树叶就枯萎了。只有菩提心的如意树,不但有享用不尽的果实,树大根深叶茂,而且四季常青。”

向无限的众生回向,就会得到无限的福泽。《宝珠论》说:“众生之界无限,利益众生之心的报应,也是无限制的。”这一切,在智慧无我的见解定慧里,是三轮五分别慧。但在后得时,就应懂得在如幻如梦的自性空中加以回向。这样做才是正确的菩提道。《般若波罗蜜多总括》说:“如果众多的法都停滞而消失的话,那么,向某处所做的回向也会消失殆尽,明白了对一切法不做回向的道理,实际上,这意味着做了完全的回向,道理原来这么简单。”在做这样的回向时,佛陀和菩萨都会注视。《入菩萨行论》说:“一切佛陀和菩萨,经常无碍注视着众生,在他们眼底下,我会经常被关注着。”这就是说,因果是不会颠倒,也不会被诱骗。在十方无限的刹土上,薄伽梵和弟子们在三时里无障碍地注视着众生,在他们的眼底下,不需要从别处请求什么证人,符合菩提道的回向,就会有相应的果报。

《四事业轮后续》说:“到了劫浊之时,只有具光女神,还有文殊菩萨,才能给以成就,任何持明者们,不要到别处寻求。”恩德无量、事业极广、对浩瀚大海般的大乘教法无比精通的菩萨摩诃萨、童子文殊、童子具佳牟尼,在许多超群的善知识中,学习了持随后修行的意志,把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积善,为一切众生都获得无上菩萨地位,加以圆满的回向。对此,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做了善事之后,必须做回向,否则是祈祷。”这样区分,与《三聚经》等经典的精神相违背。应该说,从现在起,做了善根也罢,没有做也罢,只要具备了三轮无分别的智慧,就是回向,否则就只是祈祷,不应该有何时间的区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