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如何消除“弥天大罪”呢?

发布时间:2024-10-20 03:10:55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如何消除“弥天大罪”呢?

【业】

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此外,‘业’亦含有行为上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

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小乘说一切有部更进一步解释为:内心欲行某事之意志称为意业;以身体之行动与言语表现其意志者,即是身业、语业(口业)。此外,业又可分为二种,思业指意志之活动,思已业指思业中已付诸行动者;于此,思业同于意业,思已业同于身、语二业。对三业作用之本体(业体、业性),一切有部等诸部派认为意业属于心法(意志),而身、语业属于色法(物质);大乘佛教与经量部则主张所有诸业尽属于心之活动。若论佛教之基本立场,理应采取后者无疑。

【佛学大辞典】-------可参考!

关于业的经文:

1,长阿含部的《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亦有偈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因此,业不一定的都要受报,如阿罗汉,凡夫从发心修学解脱道,到解脱生死成阿罗汉,最快三生就能成办,三生之中是无法将无始劫以来的业报都受偿的。故

《大般涅槃经》(卷40):

佛云:“仁者!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

-----------------------------------------------------------------------------------------------------

2,《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佛言:):“善男子。业有二种:定以(及)不定。

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

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这是定业)。(或者)若(有人)发誓愿供养三宝。(这也)是名定业。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

……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现轻报转地狱受?”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

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复有五事(,也能令众生现轻报转地狱受):一者修习恶业故。二者无戒财故。三者远离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亲近恶知识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现世轻报地狱重受。”

师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转地狱报现世轻受。”

(佛言:)“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不如善业。譬如[叠*毛]花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醎味饮者不觉。如巨富者虽多负人千万宝物。无能系缚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称说)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因此,重定业也是可以转化的!方法是修习身戒、心慧。

--------------------------------------------------------------------------------------------------------

3,《优婆塞戒经》卷第七

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

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果)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

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

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

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

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

-------------------------------------消业的方式和涅槃经一致。

----------------------------------------------------------------------------------------------------------

4,《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名第十六观。

------------------------------因此,生死之罪也是可以转化的!念佛也是消业的很好的办法!罪大恶极之人,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况是善根福德有一定基础的佛弟子!

5,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灭业障品第五

善男子。……若欲愿求三明六通、声闻、独觉自在菩提。至究竟地求一切智智净智。不思议智不动智。三藐三菩提正遍智者。亦应忏悔灭除业障。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从因缘生。如来所说。异相生。异相灭。因缘异故。如是过去诸法皆已灭尽。所有业障无复遗余。是诸行法未得现生而今得生。未来业障更不复起。何以故。善男子。一切法空。如来所说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亦无生灭亦无行法。善男子。一切诸法皆依于本。亦不可说。何以故。过一切相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入于微妙真理生信敬心。是名无众生而有于本。以是义故。说于忏悔灭除业障

善男子。若人成就四法。能除业障永得清净。云何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于甚深理不生诽谤。三者。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四者。于诸众生起慈无量。是谓为四。尔时世尊而说颂言

专心护三业 不诽谤深法

作一切智想 慈心净业障

-----------------------------------------------------------------------------------------------------------------------

时间关系,简单解释2点:

苦行、乃至于用自虐的方式,不是佛教的消业方式!但是,苦行可以令自己减少贪染,培养出离心等,故修习小乘佛教的佛弟子往往兼习苦行。这和外道苦行的目的是不同的,外道以为苦行以后,就能升天解脱。佛教的修行重点在断除我见、我执,修习苦行仅仅是一个助缘,以减少贪染心,增加出离心!

忍辱是消业!比如别人骂您,不仅要挨着,还不要生起愤恨的心!这样业消除了,来世再见面就不会再受报了!如果别人骂您,您虽然不回骂对方,但是内心极度愤恨,而强忍着不去发作,或者准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就不是真正地消业,因为嗔恨心的种子又种下了,结果是白挨骂了!当来世嗔恨心的种子遇缘现行的时候!就会冤冤相报何时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