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十三·第一卷终)

发布时间:2024-11-22 03:14:59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十三·第一卷终)

1.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2. 世尊,譬如旅客,到旅店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饭。等到食宿完毕后,又要整顿行装,继续前行,并不安住在旅店中,但假若是主人,自然不离开。

3. 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尘妄想——无明、见思二惑。我们本来没有客尘,就如我们本来很干净的,但到外边,被风一吹,尘土满身,回来后如果觉察,用手一拍,尘即消灭,还我清净。这叫做破尘。

4.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5. 这样详细思惟:妄想分别,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做客人。法性是常住永久的,所以叫做主人。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尘的义理。

6. 亦可以说,我们的身体如旅店,自性即主人。旅店是暂时的,主人即自性,是永恒的,既知道身体是旅店,是暂时的,就不应该执著。

7.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8. 又如下雨新晴的时候,太阳刚升到天上,阳光射入门缝,从门隙的光线中,但可以看见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尘质是轻而浮动,可是虚空,依然是寂然不动的。

我们的见、思二惑,往还有如尘飞动,微细不能觉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见。光从门隙射入,喻如得证初果,断八十八种见惑,才得真正智慧,才能觉察思惑。在法性体中,微细起灭,有如尘埃,亦即是有了真正智光,才能明白,尘沙、无明、烦恼是动的,法性寂然如虚空是不动的。

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把烦恼,投入汪洋大海,太平洋里,不要当作好东西,不要视作亲人,常随左右。其实烦恼就是魔鬼,你们要找魔鬼,烦恼就是魔鬼,它把你弄得颠颠倒倒,不明真理。讲经就要你们明白,除去无明烦恼,不要越听经,烦恼越多!

9.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10. 像这样思惟,用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然后悟知,澄然而寂静的便是虚空,摇动不停的便是客尘。尘的意思就是摇动的东西。

11. 佛言如是。

12. 佛说:‘你所讲的道理是对的。眼的能见性是不动的,只是身境和能缘识心摇动而已。’

客尘还有二义,一通一别。‘别者’:如以见惑,不住分别,喻为客,去之犹易。思惑,摇动不停,有如尘,拂之更难。‘通者’:就是烦恼障、所知障,分别俱生。见惑、思惑随境生灭,非真常性,有如‘客’。以二障二惑能染污妙明,扰乱性空,有如‘尘’。

13.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14. 佛恐怕在会之大众,还不能完全了解,真正见性,所以就屈他的五轮指,屈后又开,开后又屈。问阿难说:‘你现在看见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百宝轮掌,在大众前,合后再开,开后再合。’佛手掌中,有千幅轮相,故称轮掌。

15.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16. 佛告诉阿难:‘你看见我的手,在大众中开合,究竟是我手,还是你见,有开有合?’

17.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18. 阿难说:‘世尊的千幅轮相宝手,在大众前开合,是我用眼睛看见,如来的手,自开自合,而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19.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20. 佛恐阿难还不真正明白,便再追问:‘谁动谁静?’阿难答:‘佛手不停住的开合,而我自己的见性,连静相都没有,何处有动呢?’

无住就是动,因静必由动而来。若没有动,根本就没有静,有动然后有静。见性从本以来,就未曾动过,所以说,尚没有静相,哪里有动呢?

21. 佛言。如是。

22. 佛即印证说:‘是这样的,说得不错!’

阿难至此,已全领会,见性是不动的。佛用开合手来比喻一切外境,与见性无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则凡一切万事万物,任他起灭分飞,皆与见性无关。若能在动中,观此不动之性,清清楚楚,丝毫不昧,但不为境所转矣。

23.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24. 佛欲令阿难,再能在自身中,亲见不动之体,就从他的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边。这时阿难,便转头向右望。佛又放一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再转头向左望。

25.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26. 佛问阿难:‘你的头今日为何左右摇动呢?’阿难说:‘我看见如来,放出妙宝金光,来到我左右边,所以我左右观看,头自然就左右摇动。’

27.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28. 佛问:‘阿难,你看见佛光,左右动头,究竟是你的头来回摇动?还是你的见性,来回摇动?’阿难答:‘世尊,是我的头自己摇动,而我的见性,尚且没有止静的相貌,哪里有摇动呢?’

阿难此时,已能于摇动身境之中,分出不动之见性,亦即明白‘见性’,能离外缘而独立。

29. 佛言。如是。

30. 佛说:‘说得对,你现在已完全明白见性是不动了。不像以前,认贼作子,以妄想为真心。’

眼中见性,是湛然圆满,超然独立,与外境、身境,全不相干的。如果能亲自体会,不动摇之定体,这就是奢摩他定,亦即楞严大定。

31.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32. 这时候,如来便告诉大会诸听众说:‘你等对这个道理,已很明白,我不必再解说。但假若再有其他不明白的众生,以摇动的叫作尘,以不住的叫做客。’

33. 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34. 你们都看见阿难,头自摇动,见性是没有摇动的。又再看我的手,是有开有合的,但见性是没有卷舒开合的。

35.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

36. 既然客尘和主客之道理,说得这样明显,何以你们反认为变动的是自身,动摇的现象是自己的实体呢?从始至终,时时刻刻,都用识心来做事,念念生灭;前念生,后念灭,尽在生死里面做功夫,而不知道自己见性,是不生不灭之道理。

37. 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38. 你们从无始以来,以至于今,把真心自性都丢了,好像失而实在没有失,因而颠倒行事。本来应该做善事,反而做恶事,这就是颠倒。背道而行,做事违理,认妄作真,认真作假,这都是颠倒。因颠倒行事,故心和身就不合作,失去真实性,因而错认外物为自己,误认旅店,四大幻身为自己,就生出种种执著,放不下,看不破,不明理。

随身口意造种种业,就轮转生死六道中,没有休息。这都是自作自受,不是他人所给的。 【第一卷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