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居士:容忍和悦纳世界的不完美
容忍和悦纳世界的不完美
——节选自 卢志丹《结佛缘 好人缘》。
喧嚣的都市中,有一大片树林,树林深处有一座禅院。
一天,禅院的住持老和尚看见小徒弟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
“怎么啦?”老和尚问。
小和尚没精打采地回答:“我总写不好。”
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后,说:“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
“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想写的尽善尽美,一点都不能错。
”
老和尚开导徒儿说:“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就生气,就哭,这反而是不完美了。”
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纸捡起来,先去洗了手;又照镜子,去洗了脸;再把裤子脱下来,洗了一遍又一遍。
老和尚问:“徒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啊?你洗来洗去,已经浪费半天时间了。”
小和尚说:“师父!我容不得一点脏,您老人家没发现吗?每个施主走后,我都把他坐过的椅子擦一遍。”
老和尚慈祥地笑了笑,说:“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内心反而有病,这反而不洁净了。”
小和尚要去化缘,特地挑了一件破旧的衣服穿。
“为什么挑这件?”师父问。
小和尚有点不服气地回答:“您不是说不必在乎表面吗?所以我找件破旧的衣服。而且这样施主们才会同情,才会多给钱。”
老和尚瞪大眼睛:“你是去化缘,还是去乞讨?你是希望人们看你可怜,供养你?还是希望人们看你有所作为,透过你度化千万人?”
几年后,老和尚圆寂了,小和尚成为住持。他总是穿得整整齐齐,拿着医药箱,到最脏乱贫困的地区,为那里的病人洗脓、换药,然后脏兮兮地回山门。他也总是亲自去化缘,但是左手化来的钱,右手就救济了可怜人。他很少待在禅院,禅院也不曾扩建,但是他的信众愈来愈多,大家跟着他上山、下海,到最偏远的山村和渔港。
小和尚说:“师父在世的时候,教导我什么叫完美,完美就是求这世界完美;师父也告诉我什么是洁净,洁净就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师父还开示我,什么是化缘,化缘就是使人们的手能牵手,彼此帮助,使众生结善缘。至于什么是禅院,禅院不见得要在山林,而应该在人间。东西南北,皆是我弘法的处所;天地之间,就是我的禅院。”
缺憾本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也只有尝试过悲欢离合的滋味,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生,完整的人生。
能宽心接受人生中的缺失和不完美,是一种智慧。因为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谦卑,要懂得怜恤。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人生不要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拥有全部的东西,若你样样俱全,那别人吃什么呢?
如果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永远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来烦扰你的心。其实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著的东西;你的一切痛苦和烦恼,不过是因为过于执著。
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月亮不可能永远满盈。凡事不妨保留一点缺陷,缺陷就正是希望的所由生。物满则溢,物极必反,乃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很多人把没有缺憾,当成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实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往往成为人生烦恼的根源,也是各种悲剧产生的所在。
释迦牟尼佛将人世间称之为“娑婆世界”, 即,忍受缺憾的世界。佛陀认为,人世间是一个美丑并存、善恶同在的世界,是“五浊恶世”——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一个不完满的有着各种缺憾空间。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就要忍受和悦纳各种浊恶和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