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027修行一定得出家吗?在家修行能得到功德吗?

发布时间:2023-08-15 11:17:46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027修行一定得出家吗?在家修行能得到功德吗?

《优婆塞戒经》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善男子,外道的人断除五欲,所得的福德胜过欲界里一切众生,沙门初果的须陀洹已断三结又胜过一切外道邪见,二果斯陀含自然更胜一果,三果阿那含又胜二果,四果阿罗汉又胜三国。修辟支佛的智慧又胜阿罗汉果,而在家人如果发了大乘菩提心,却又胜过修辟支佛的功德。

编按:“沙门四果”又叫“罗汉四果”,也称为“声闻四果”,指小乘“声闻乘”的四种修行证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真谛

有位和尚在电视上对女信众们说:你们都不要结婚,一切感情都是虚假的,大家赶紧出家吧!于是有人问了:佛教鼓励大家都出家,这么一来人类不是绝种了吗?

首先,没有任何佛经是要大家“都”出家的,所以不会有大家都出家人类因此灭绝的问题。再者,出家是神圣而艰难的志愿,并非人人能够胜任的,所以应该审慎考虑是否出家。三者,前面“八相成道”一文说过佛陀的示现是结婚生子的,这就说明了并没有要我们断绝子嗣。四者,在家一样可以修行,甚至可以胜于出家,《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个例子,所以修行并非非出家不可。

佛经中说每个人的因缘各有不同,大乘菩萨发了菩提心誓愿以救度众生为己任,并不拘泥以何等身份出现,有时甚至还会进入畜生道、饿鬼道去度众生,《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完全适应众生的需要而现身说法,所以未必一定要“出家”或现“出家相”,君不见大菩萨们如观音、文殊、普贤都是“在家相”吗?

也正因此妙语中佛才说在家人发菩提心的功德甚至胜过了小乘的沙门四果和辟支佛。

说到出家,最不强制要求别人的大概就是六祖慧能了,《六祖坛经》里明白开示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也能修行,未必要到寺庙里去,“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在家能行道,就有如东方人心善,在寺庙里不修道,就有如西方人心恶,只要内心清净了,就是到了自性中的西方。韦刺史听了还不罢休,继续追问在家如何修行?六祖说:“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干脆我说个偈子吧!你们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就像跟我在一起一样,不修的话,剃了个光头出家,对道业有什么帮助呢?大师毕竟是大师,这段话真正把禅宗不受形式拘束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许多人说:等我退休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修行,现在俗务这么多怎么修呢?其实小乘的修行才讲究“远离”,大乘菩萨的关键在于发心,而环境越不容许,能发心就越难得,成就也越珍贵。我们在家人身处在一个欲焰横流、是非颠倒的世间,如果还能顶得住诱惑,静得下心来修行,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呢!所以千万不要失去这个好机会。在家人修行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拥有出家人所没有的一项优势,《优婆塞戒经》说:“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说出家人只能具足“五度”,在家人却可以具足“六度”。因为在家人修檀波罗密(布施波罗密)可以勤于布施,而出家人却不能,出家人不事生产,所有一切都是在家人布施来的,当然就很难再布施出去了,所以出家人必须精进而勤于“法布施”,要不然罪过可大了。

当然修行不是比赛,佛陀这么说的原因是鼓励在家人不要因为俗务缠身,就因循推托而耽误了修行。在家人的环境真的如此恶劣不便于修行吗?倒也未必,《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净了,就是佛土净了,还有哪儿的环境不能修行呢?当初文天祥被俘的时候关在地牢三年,暗无天日满地粪便,放出来依然正气凛然,元世祖怪而问之,文说:“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今天我们的修行环境再差,恐怕也胜过文天祥不知几倍,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那么是不是在家人比出家人了不起呢?那也不是,其实佛在其他的佛经里也多次赞叹出家人修行的难得,是佛前后矛盾吗?当然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发心修行的都是多生累劫的功德所致,看在佛的眼里没有大小,只有鼓励。

上面妙语中的“外道”指的是那些肯放下五欲清净修行的人,他们虽然不得正法,但发心精进,自然比不发心的要好一层,至于小乘的沙门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虽然自顾自,但修的是正法,当然又比外道好一层,而独觉或缘觉由于根器较高,可以不闻正法而随缘开悟,于是又高一层,至于在家人为何发了菩提心的能比缘觉的辟支佛果还高呢?一、因为能够顶住压力和诱惑而发心修行,这在许多佛经里都是受到佛陀赞赏的。二、因为发的是菩提心、修的是菩萨道,除了自己得到利益之外,还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这境界当然又更高一层,为其他人所不及了。

[姜厚任居士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