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了凡四训」:“佛系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3-09-19 03:12:26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了凡四训」:“佛系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01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因其所著《了凡四训》而闻名遐迩,作为古代“佛系青年”代表,不仅“独善其身”,更是将他的“佛系”思想汇聚于《了凡四训》之中,展示“佛系青年”是怎样炼成的,指导后世“佛系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佛系青年”自2017年12月刷遍朋友圈以来,作为网络热词,至今也出场频频。其本意是2014年日本某杂质描述喜欢独处,只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子。时至今日,“佛系青年”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即“看淡一切,一切随缘,不苛求,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殊不知,若是长时间沉寂在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了行为及思想惯性,忘记了底线与坚守,久而久之就会淹没在人群之中,迷失自我。

“佛系”并不可怕,其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早期于日本之时,在“失落的二十年”之后一代,面对十年不涨薪、升职无望、爱情成本高且无法善终,选择了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出行靠地铁、三餐是便当的“低欲望”生活模式。究其原因还是消费不振、投资缩减、经济停滞等社会因素。阶级如陷入沼泽一样粘稠固化,费劲的折腾只会让人越陷越深。动漫及色情业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心理及生理上的满足,故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草食男”日趋泛滥。全社会对这类男性并非恶意歧视,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

前文说到,袁了凡也是一位“佛系青年”,在任期间最高做到兵部职方司主事,掌天下舆图,官居正六品,相当于现在的“解放军总参谋长”。即便后来被捏造罪状惨遭弹劾,但后来也得以平反,朝廷赠封“尚宝司少卿”,官居正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为何他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从其作品《了凡四训》中可以一探究竟。

02

袁了凡的“佛系”分为两个阶段:初级和进化级。其分界线就是拜见云谷禅师后领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

初级阶段是在拜见云谷禅师之前的状态。

在《了凡四训》“立命之学”中,袁了凡首先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童年弃文从医,因偶遇异人预测其在仕途上会有所成就,于是重燃考取功名的想法,在此后的半生中,袁了凡的人生境遇与所预测的命运丝毫不差,由此他更加坚定命由天定,终日懈怠。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试其数,纤悉皆验。……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此阶段就是目前大多“佛系青年”所处的状态,通俗来讲就是“不争”“认命”。

反正我再怎么努力看书也考不上重点大学;反正我再努力工作也抵不过那些背景深厚的“官二代”;反正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那些“富二代”有钱;反正我再怎么努力,女神也不会看上我这种穷“屌丝”。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嘴上时常挂着的就是“随便”“无所谓”“不在乎”“有没有都行”。看似“四大皆空”,实则是缺乏实力担当,毫无魄力。连最基本的欲望也被林林总总的自娱自乐消耗殆尽。上代人所追求的“文能吟诗弄墨,武能除暴安良”成为彼岸之花,莫说争取,即便是向往之心也被所谓的“佛性”压制。

在此阶段,毫无斗志,“澹然无求矣”。那该如何改变呢?看看了凡先生是怎么做的。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进化阶段”就发生在此事之后。

了凡先生去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和他在一间禅室中相对而坐,三天三夜不合眼。

云谷禅师一看,心想:“这还了得,道行竟然比我还深,老衲我早就腰酸背痛,这个了凡竟然比我还厉害,我得问问情况!”

“这位老兄,普通人和圣人间最大的差距就是会有贪念纠缠,你坐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一丝贪念呢?”

了凡答道:“哎……别说了,我的一生被孔先生算定了,生死富贵既定,还妄想个啥,做天和尚撞天钟呗!”

云谷禅师顿时心宽:“原来是个SB……”

说到:“我当你是豪杰,原来也是个凡夫俗子”

一番教育之后,袁了凡心生顿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也就是改变其后半生的重要思想支撑。其后,了凡先生大改以前做法,最后不仅打破孔先生的算定,更是升官、得子、长寿。

03

当前社会,依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阶级固化也越来越让人无可奈何。朋友圈充斥着愤世嫉俗的咒骂,在这种“朋辈压力”下,很多人逐渐沦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间歇性的踌躇满怀,持续性的混吃等死”。最后美其名曰“佛系青年”,并以此自居,对于争强好胜,分毫必争之人嗤之以鼻,自在享受这种“温水之蛙”状态。殊不知,这是对命运的屈服,对自我的懈怠。

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之中已经告诉我们改变的方法,尽管其方式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究其根本,是一种直面命运的勇气。我们不必采取他的方式,但可以学习他的精神——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生的成功不必太过功力,突破自我才是真谛。

有些时候,成功只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

坚持,不问理由,只为心中执念。坚信,胜利,就在前方。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