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恢复孝敬 家和人乐 宇清国安

发布时间:2024-05-30 03:13:20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恢复孝敬 家和人乐 宇清国安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好!

今天是「祭祖大典」的良辰吉日。看到庄严肃穆的祭典会场,以及来自各地的嘉宾共襄盛举,我们感到非常的欢喜。祭祖是中华传统提倡孝道、报本反始的良好习俗,能达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功效,对於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我们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国家领导人和宗教领袖,都曾经和我们讨论过世界和平的问题。有些领导人甚至怀疑这个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如何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必须要从根源著手。现代人失去了诚敬心,起心动念只想自己,而没有想到别人。我想,这应该是社会动乱、国际冲突的首要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何在?就是源自於教育的问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礼记.学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时候的圣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教」字,《说文解字》说:「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字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孩子,是大人打一个叉,小孩自然效法模仿打第二个叉。这个字告诉我们上行下效,强调身教的重要。教有教训、教令的意思。《尚书.舜典》说:「敬敷五教。」五教是指五伦、五常的教化。「育」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育有养育、生育的意思,育德就是长养德行的意思。所以,教育就是通过宣扬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化,来培养世人的德行。

古代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宗教教育,都是教导人们要自利利他。然而,我们从这几十年来的社会现象看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教竞争、斗争,争名争利,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他。所造成的结果,就如同二千三百年前中国战国时代,孟子见梁惠王时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举国之人都只讲利,而不讲道义,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由此可知,只知自利而不知道义、不知利他,纵使自私自利的行为得到了满足,然而其结果是自己失去了安全感、精神生活陷入痛苦之中,甚至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今天我们在此地举办祭祖大典,重大的意义之一,是让后世子孙体会和认识到我们老祖宗深远的智慧。正是由於这种智慧,才造就了太平盛世,老祖宗所过的是幸福美满的生活。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老祖宗留给后代子孙无与伦比、充满智慧的教诲,其中有伦理、有道德,有圣哲的教育。从历史的殷鉴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历朝历代,短则是几十年,长一、二百年,在中国历史上长治久安的局面比比皆是。这种安定和谐、宇清国安的太平盛世是从哪里来的?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教育而来。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是什么?就是两个字:孝和敬。儒家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家《太上感应篇》说:「忠孝友悌。」佛教《观无量寿佛经》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三教圣人都教导世人要孝亲尊师。「孝」是以父母为代表,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为人子女者不能不恪尽孝道;「敬」是以老师为代表,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老师长养我们的慧命,给我们智慧,所谓是师徒如父子,学生对老师的恭敬等同於对父母的孝敬。千百年来,中国孝、敬这两个根的确是根深蒂固,由此维系了几千年的安定和谐、长治久安。

今天我们要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找回来,最直接的办法是办补习班,仿照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国文补习班」的方式,真正能够培养出继承文化道统的圣贤人才。同时,还希望能够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实验特区,把五千年传统文化落实在这个地区,实现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兴办老人乐园。在这个时代,一定要做出实验,做成功了世人才会相信,没有做出榜样,大家不会相信。

近代以来,由於战乱和社会的动乱,中华传统文化的祭祖中断了不少年。我们感到恢复祭典对於复兴文化和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些年来,积极的提倡恢复清明、中元和冬至的祭祖大典,这是提倡孝道的根本。我们还希望能够恢复祭孔,这是代表师道。虽有孝道的根,如果没有师道也不可,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相等,只有恢复师道尊严,文化的承传才会有希望。有了孝道和师道,才能培养出圣贤君子,成圣、成贤、成君子,这是中国好人的标准。什么是好人?圣贤君子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以仁爱为本,知道爱自己、爱他人,而且知足常乐,为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我们希望通过提倡祭祖、恢复传统文化圣贤教育,真正为国家民族培养出匡世救民的圣贤君子,真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值此祭祖大典举办之际,我们真诚祝福与会的各位嘉宾,身心康泰,吉祥如意!祝福世界各大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祝福祖国和世界各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永享太平!谢谢大家。

摘自:恢复孝敬家和人乐宇清国安——岁次丁酉香港冬至祭祖大典开示 2017/12/21 香港国际机场亚洲国际博览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