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原始佛教产生原因初探——周超

发布时间:2024-07-19 03:14:11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原始佛教产生原因初探——周超

古印度佛教源于印度次大陆,但印度保存的有关原始佛教的资料极为有限,因此我认为研究印度佛教的产生也许能够弥补某些方面的空白,就此,有如下几点:

1. 婆罗门教的某些思想为佛教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婆罗门教宣扬的灵魂不灭论、轮回转世论、善恶因果论、解脱论成为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石;婆罗门教中的大神陀罗、梵天也都被吸收进佛教,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由此看来,佛教中的某些学说是深受婆罗门教影响的。

2. 婆罗门教教义遭到沙门思潮的冲击,而佛教的产生正是沙门思潮发展的结果。约于公元前7世纪,雅利安吠陀文化与印度西北部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使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公元前5到6世纪时,随着印度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增加,他们对婆罗门教宣扬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纲领强烈不满,社会各阶级把仇恨和矛盾指向维护种姓制的婆罗门教,出现了对抗、批判婆罗门教沙门思潮。这个历史时期,“持不同见解的哲学家和宗教家纷纷亮相,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和宗教团体争相成立。他们在哲学问题上自由地各抒己见,各立门庭,并且针锋相对地进行相互辩论,相互批评,真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盛况” [1](p200) 。释迦牟尼佛立足于此,一方面,以“无我”的精神,来力抗婆罗门崇高的“我”,提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来打破社会“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另一方面批判和吸收其它沙门宗派的学说,从而创立了印度佛教。

3. 古印度种姓制度所导致社会各阶层严重得不平等,刺激了佛陀为寻求社会的平等而努力进取。约在公元前11世纪,雅利安人逐渐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部分,而达罗毗荼人则演变为首陀罗,种姓制度初步形成。在所有权方面:婆罗门被认为是“一切存在物的主人,世间所有一切,可以说全为婆罗门所有,由于他出生嫡长和出身卓越,他有权享有一切存在物”[2](p21),而对首陀罗,“婆罗门可以毫不犹豫地去拿首陀罗的东西,因为他没有任何财产,他的钱财本来就是应该被主人拿的”[2]( p296-297);婚姻、家庭方面:“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 [3](p55);刑罚方面:不同种姓的同罪异罚现象十分明显,“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五十(帕那),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五十的一半,而侮辱首陀罗则罚款为十二”。相反,“如果非再生人傲慢地教训婆罗门的义务时,须以滚开的油灌人他的口和耳中。”[3](p196)总之,“印度种姓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完整、最森严、最落后、最反动的一种等级制度” [4],是造成印度社会的对立与不平等的重要因素,释迦牟尼佛正是看到众生的不平等而萌生出家修行以寻找人生的真理,进而创立佛教,解救众生。

4.佛教的产生离不开释迦牟尼个人的努力和传教。公元前6~前5世纪,释迦牟尼深感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不合理,遂离家出走,跟从若干沙门教团的领袖人物学习,俱不满足,便离开他们,“如实理解四访的性励,(一)苦——人生之不幸;(二)集——前者之来源;(三)灭——苦可以消灭的道理;(四)道——如何灭苦的达径。”[5](p51)35岁时得道,遂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已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

5.佛教的产生与释迦族的部族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族的部族宗教中有过去七佛的说法即前一批的毗婆尸佛、尸弃佛与毗舍婆佛等三佛,后一批的拘楼孙、拘那舍、迦叶、释迦牟尼等四佛。释迦族释迦牟尼的堂兄弟提婆达多提出五法后曾经得到很多僧徒的拥护,组织了独立的僧团,即“提婆达多破僧”。提婆达多自立一派后,虽然不承认释迦牟尼的权威,但仍承认过去佛的权威,继续供奉过去三佛,《佛国记》写道:“调达亦有众在,常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释迦文佛。”[6]其实质不正是要与释迦牟尼教团争夺正统地位吗?所以,我认为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与原始的释迦族的部族宗教应该是存在一种继承关系的。

6.佛教的产生深受奥义书思想的影响。奥义书思想主张“梵我合一”,进而将人类的行为以善恶果报来呈现,即是前生的业,引生现世的果报;再由现世的业招感未来的果报之轮回思想,并从轮回再到解脱。此“业、轮回、解脱”的思想,对后来的释迦牟尼佛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佛教的思想极有可能是取自于同时代奥义书思想。

7.古印度下层民众尤其是农民愚昧无知,不能正确的认识自然灾祸,为佛教的产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印度农民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保守、安于现状。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低下,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变化的原因,往往把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丰收与灾祸归结为神明对人行为的奖与惩。

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丰腆的土壤。

结束语:印度佛教是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的根源以及各种学说思潮综合作用而出现的一种挽救众生的新宗派思潮,它的产生是释迦牟尼的艰苦不懈和大众思潮的盛行以及印度广大民众的无知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M].东方出版社,2000.

[2]《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摩奴法典[Z].法律出版社,2000.

[3]马香雪译.摩奴法典[M].商务印书馆,1952.

[4]汪建武.试论印度种姓制度的演变及其特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5]猩德尔著.印度佛教史[M].商务印书馆,1987.

[6]方广錩.印度佛教讲座--印度佛教的产生[J].佛教文化,2003.

作者:周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