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网

《金刚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发布时间:2023-09-20 03:11:38作者:法华经讲解网
《金刚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须菩提。”释迦牟尼佛继续对须菩提和众比丘讲到,真正的解脱者不但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次还要做到……。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里的菩萨应该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入流圣者,这样的修行人已经是不还果了,也就是已经看清楚了,如何证得四果阿罗汉的解脱之路,只是自己暂时还没有全部走完这条究竟解脱的道路,只要因缘条件具足,他们一定会走完这条究竟解脱之路的。

所以,佛陀就明确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不住法,也就是不要执着在各种修行法门上,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病的药,都是协助我们渡过苦海的竹筏,来到苦海的岸边一定要弃舟才能登岸呀!也就是要放下过去十分熟练的修行法门,才能契入无为法的境界。

那么在布施方面呢?也应该是无所住心而行于布施,也就是要做到三轮体空的去布施啊!不管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布施的一方、接受布施的一方、布施的这一件事三者都是空掉的,都是没有先决条件、没有欲求的心在做。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这里佛陀就继续深入解析,我们到底要心不住那些相呢?就是我们的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法相都不要住在我们的心里面。

事实上,当我们的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互接触的一刹那就会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些六识就是我们心中的各种法相,它们也是刹那无常生灭变化的。佛陀这里就明确告诉我们,要逐步去体证无常、无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三轮体空的接触,这些六识所产生的各种法相才不会住在我们心里,我们是放空身心让它们串流而过,这样我们的身心就不会有障碍啦!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心不住法去布施,这才是真正的在行菩萨道!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佛陀就告诉以须菩提为代表的众生,你们应该像这样心不住“四相”布施,心不住“六识”所产生的各种法相,去三轮体空的布施,为什么要这样呢?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若是大家能够像这样,心不住各种法相去布施的话,这样得到的福报、功德很大,真是不可思量啊!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佛陀就又问须菩提,你说说:“东方的整个虚空大不大,能看到它的边界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很大呀!世尊,看不到它的边界。”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佛陀又继续启发众生的心智,就问须菩提:“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整个虚空大不大呀!能看到它们的边界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又回答说:“很大呀!世尊,看不到它们的边界。”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佛陀就进一步更肯定的告诉我们;“如果你们能够心不住各种法相去布施、去回馈这个世间,那么得到的福报、功德就好像整个虚空那样无量无边,真是不可思量啊!希望众生能够做到我佛陀所讲的那样,内心不住各种法相去布施、去回馈。”

事实上,要真正做到佛陀所说的:“心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内心不住各种法相去布施、去回馈。这就是真正做到身、口、意的三妙行,是要我们真正走过“三十七道品”的心理路程,体证了“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无我、无私、无为的去布施、去回馈世间众生啊!

当然了,如果我们暂时还不能完全做到心不住相布施,那也不要紧,我们也不要气馁呀!当我们学习研读了《金刚经》之后,知道了布施、回馈的最高标准以后,就会积极精进的去努力做到“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也就会逐渐接近并最终证到阿罗汉的世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法华经讲解网